楚雄州永仁县实施“五大工程” 打造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共同体

来源:楚雄州民宗委       发布时间: 2023-11-07 18:53:04       【字体:大    中  

楚雄州永仁县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重要载体,着力实施“民族团结+五大振兴”工程,打造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共同体。

实施“民族团结+产业振兴”工程,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把加快发展作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核心任务,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建立在产业链上、党员干部聚在产业链上、各民族群众富在产业链上,大力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全县晚熟芒果、油橄榄、板栗等林果种植面积达53万亩,人均达8亩。形成了“县有主导产业、乡(镇)有特色产业、村有示范产业、户有增收产业”的良好局面,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活力显著增强。

实施“民族团结+人才振兴”工程,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制定《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永仁英才”培养工程8个实施办法意见》,大力实施乡土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加强对“土专家”“田秀才”“新能手”的关注、培养和使用,结合县情、乡情、村情打造一批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带头为民服务的乡土人才。截至目前,全县共有首席技师1人、“楚雄州第八届科技兴乡贡献奖”2人、“楚雄州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云南省拔尖农村乡土人才”6人、楚雄州“彝乡工作室”1人,获得州级称号36人,涉及种植、养殖、文化、工艺等领域,乡土人才“领头雁”作用充分发挥。

实施“民族团结+文化振兴”工程,促进乡风文明健康发展。深入挖掘永仁赛装文化、火把文化、泼水文化、农耕文化、村落文化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底蕴和内涵。持续开展“一乡一节庆”活动,打造以中和直苴彝族赛装节、永兴傣族泼水节、宜就彝族火把节等为代表的一批民族传统文化节庆品牌,打造以彝族服饰、彝族刺绣、传统食品等为代表的一批民族传统特色产品。编撰出版《永仁方山》《直苴赛装》《彝族刺绣》《苴却古砚》等具有史志性、趣味性、可读性的文化名片丛书。成立彝族刺绣协会,在宜就镇综合文化站成立彝族器乐演奏传习所,在猛虎乡综合文化站成立彝族刺绣传习所,在中和镇的直苴村成立彝族梅葛传习所,扶持发展城乡业余文艺队60支。组团参加全省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和北京恭王府、上海旅交会、厦门旅交会等民族精品服饰展演。

实施“民族团结+生态振兴”工程,建设宜居宜业“四美乡村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让各民族群众在加快生态振兴建设中主动作为,逐步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乡村振兴示范点,突出示范带动效应,以点带面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推动生态振兴与民族团结深度融合,聚力建设宜居宜业“四美乡村

实施“民族团结+组织振兴”工程,推进乡村有效治理。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全面实施“政治环境提升年”行动,推进基层党建“一带五区”示范点创建,将民族事务纳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构建“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形成“抓党建、促团结、求发展、保稳定”的强大合力,筑牢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的坚实基础。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