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学校(试点)创建工作调度会召开

来源:教科处       发布时间: 2023-05-05 17:13:37       【字体:大    中  

5月4日,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学校(试点)创建工作调度会在昆明市举行。会议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民委等部门关于加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指导意见,全面深入推进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进行深入研讨。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春骅,省民族宗教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赵成龙参加会议。

会上,楚雄金鹿中学、宁洱县普洱中学、瑞丽市第一民族中学、文山实验小学、元江第二小学、迪庆州幼儿园等6所示范试点学校负责人结合校园实际,从建立制度、课堂教材、教学、实践活动、育人环境等方面汇报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学校(试点)创建工作情况。

 

会议指出,本次会议主要学习借鉴各地在示范学校创建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查找当前工作中的差距与不足,共同推动创建工作任务落地见效,并持续用力,全面深入推进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通过前一阶段对红河州、昆明市、西双版纳州多所大中小学、幼儿园进行调研督导发现,各所学校政治站位高,主动尽职担当、积极作为、扎实工作,按照示范学校创建的6项评价指标,创建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昆明市在中小学推行“五旗五徽五认同”全覆盖教育,云南民族大学附属小学探索4M特色课程,全面融入“铸牢”教育理念;红河州、西双版纳州等边境州(市)以特色校园文化诠释中华民族共同体内涵,在广大学生心中构筑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石。

会议要求,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贺信和前期工作调研,就进一步抓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学校创建工作,从深刻理解“四个共同”,准确把握“四个关系”;始终坚持“五个原则”,重点做好“五项工作”;突出开展“六项活动”,持续抓好“六进工作”三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要求全省要在“两个大局”中,全面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水平,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推进的合力,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各族学生心灵深处,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不渝让师生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会议对楚雄金鹿中学等6所学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创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会议提出,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全省各地各校要将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教育系统党建工作责任制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推动重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二是加强督导考核。各州(市)教育部门、民族工作部门要将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开展情况纳入各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内容;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区域教育质量和学校办学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学习和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三是加强宣传力度。各地各校要利用教育、民族部门和学校的官网、微信平台等新媒体,大力宣传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关工作,高位推动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走深走实,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四是加强青少年学生交流。加强与共建学校、对口帮扶学校、友好城市间开展跨区域双向交流活动,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指导教师准确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本内涵,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讲深讲透。

省教育厅民族教育处、省民族宗教委教育科技处、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职业能力建设处相关负责人,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工业技师学院、云南红河技师学院、云南工业技师学院相关负责人,6所示范试点学校负责人参加调度会议。

本次会议在各州(市)设立分会场,各州(市)民族宗教委(局)、教育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以及各州(市)示范试点学校书记、校长等相关负责人参会。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