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州多元化普法模式与群众“双向奔赴”

来源:西双版纳州民宗局       发布时间: 2024-04-25 18:24:58       【字体:大    中  

近年来,西双版纳州紧密结合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工作实际,着力在创新普法形式上下功夫,在活化普法载体上做文章,将“双语普法”融入民族节庆,探索出“民族化、通俗化、大众化”普法工作新路径,有效实现法治供给和受众需求“双向奔赴”。

普法内容民族化,让受众听懂“法治语言”。结合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和生活娱乐元素,用好用活“五用”工作法(用民族干部宣讲法治、用民族语言传播法治、用民族文字诠释法治、用民族节庆展示法治、用民族文化体现法治),让普法工作更接地气,法治意识更入人心。以少数民族节庆、节日活动为契机,将法律条文翻译成傣语、哈尼语、布朗语等民族语言,常态化开展法律讲座送进村、法律咨询送上门等活动;将法治文艺演出、非遗文化与法治文化相结合,用群众通俗易懂的“民歌”“乡音”传递“法韵”,形成了“山歌普法”“章哈普法”等普法新模式;组建汉族、傣族、哈尼族、基诺族、拉祜族等41人的专业团队,开设118个法治学堂,让广大少数民族群众能够“沉浸式”学法。

普法模式通俗化,让受众牢记“法律红线”。紧扣“通俗易懂”和“以案释法”两方面重点,灵活运用警示教育片、警示教育基地、警示教育大会、旁听庭审等教育模式,优选与干部群众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典型案例,把“身边的活教材”做成“最好的教科书”,有效提升了处理一案、警示一片、规范一类的效果。通过开展模拟法庭、巡回审判等方式,把法律法规送进学校、机关、基层,成为干部群众看得见的“警戒线”。以真实案件为脚本,组织机关干部和青少年体验庭审过程,在角色扮演中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让法官、检察官“走出去”“沉下去”,将法庭搬到基层社区、村组,法律咨询服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

普法载体大众化,让受众悦享“法治套餐”。拓展和丰富普法工作载体,采取更具“贴合性”的宣传模式将法治知识“定向投送”到群众身边,让普法声音更“常态”、普法元素更“丰富”。将普法课堂延伸到网络,在西双版纳州傣历1386年新年节到来之际,开展“以检察力量助推民族团结之花绽放”的直播活动,以水为媒,互洒祝福,以法为介,共促团结,让全国各地的网友通过直播间“提前感受泼水节的快乐”,全网累计观看人次达102万。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