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麻栗坡:边疆民族“小学校” 点亮教育“新名片”

来源:“云新闻”客户端       发布时间: 2024-04-22 15:08:25       【字体:大    中  

走进中越边境线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猛硐乡民族小学,镶嵌于蓝白色教学楼墙面的教育目标十分醒目,“兰花+榕树”装饰着校园,“五指+拳头”的校魂、“陀螺”“芦笙”“弓弩”“弦子舞”的民族浮雕、独具特色,“党建引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主题文化墙展示着学校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

特色不止于表面。“我们结合学校百年历史,开设纸马舞、芦笙舞、吹枪、射弩、陀螺等18个特色教学服务课程,让青少年活力满满。”猛硐乡民族小学党支部书记介绍。近年来,猛硐乡民族小学通过“党支部牵头、党员带头、教师联动”的方式,依托红色资源、民族文化、非遗技艺优势,推动教学服务走“新”又走“心”。

猛硐乡民族小学不断深化“国门学校”建设,深挖红色资源,充分利用“老山主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老山支前参战陈列馆、坝子雷场等红色资源优势,开设“史光柱班”“毛羽亮班”,持续推进“扣林山少年军校”建设,并强化党建联建效能,聘请猛硐乡边境派出所民警担任“少年军校”辅导员,广泛开展讲英雄故事、走红色路线、唱战地红歌等活动,上好思政课。同时,每学期不少于2次邀请驻地官兵到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学活动,传承红色基因。

作为少数民族学生始终保持在90%以上高比例的瑶乡中心完全小学,学校坚持党建引领民族团结示范创建,将本地特色民族文化融入教学服务。围绕学生兴趣及教师特长,聚焦下午“4点至5点半”课后时间,积极开展读书分享、传唱民族歌曲、共跳民族舞蹈等活动,做实课后服务。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省级“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文明校园”称号,自编自导的《瑶山彩云飞》《芦笙舞》《纸马舞》等民间舞蹈多次亮相县、乡舞台。

利用辖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学校将非遗传承人“请进来”做“教练员”,每周义务“培训”学生两小时,培育“小小传承人”。截至目前,射弩、吹枪两项非遗项目已被纳入猛硐乡民族小学课后服务内容、开设课程,惠及近500名师生。“从师生们眼中可以看到对射弩运动的喜爱。”文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代射弩运动)传承人项保金说:“非遗技艺进校园,既能为体育运动添彩,又能为民族文化传承助力。”

这是麻栗坡县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麻栗坡县以边疆党建长廊建设为抓手,整合教育资源,创建了“云岭先锋·育人红烛”党建工作示范学校12所、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1所,“五星级”示范党支部4个、州级“绿美校园”3所,打造了县民中“魂正根红·有为民中”、县二小“党旗飘飘·书香二小”、县一幼“童心向党·倾情幼教”、响水小学“英雄老山·红色响水”等一批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实效性强的学校品牌“亮”出边疆教育“新名片”。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