栋蚕:公元42年(东汉建武十八年),滇池区的连然(安宁)、滇池(晋宁)、建伶(晋宁昆阳)一带和洱海地区的姑复(华坪)、叶榆(大理、洱源、剑川)、弄栋(大姚、姚安)一带的"昆明诸种",在曾经参加过反抗过王莽的栋蚕领导下起义,杀了派到各县的东汉官吏,控制了益州大部分地区,益州太守繁胜率兵镇压,为栋蚕所败,退保朱提(昭通)。东汉王朝于公元43年派武威将军刘尚率兵一万三千人,从今四川西昌渡泸水(金沙江)进入益州郡。战争延续了三年之久,栋蚕退到不韦(保山)牺牲。刘尚俘虏起义郡众七千余人,掠夺马三千匹。
大牟:公元58年(永平元年),姑复县夷人(当是"昆明"部落〉又在参加反抗过王莽的大领导下起义,遭到益州刺史的残酷镇压而失败。
封离:公元118年(元初五年),越( )郡夷人封离率众反抗东汉王朝的"赋敛烦数",杀了遂久(丽江)县令。次年,他又联合了蜀郡"旄牛"人首领造反,杀长吏。永昌、益州、蜀郡夷人与越( )夷人共十余万人联合起义,杀了二十余县"长吏"。益州刺史张乔派从事杨辣率兵到叶榆镇压,不敢前进,用皇帝诏书调发三郡豪强武装,进军与封离作战,封离战士牺牲三万余人,被俘一千五百人,汉军掠夺了大量资财,封离受敌人反间,向杨竦投降.杨竦假意举劝"侵犯蛮夷"的奸贪长吏九十人,"黄绥"(四百至二百石俸禄的官吏)六十人,但实际上一个也没有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