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与当地民间信仰的交流融合

来源: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发布时间: 2015-06-26 15:12:44       【字体:大    中  

在滇西北高原,藏传佛教在藏族、纳西族、摩梭人和普米族社会的长期传播过程,也是其与当地民族原有古老宗教相互影响、交流融合的漫长过程。

藏传佛教传入后不同程度地对藏族的本教、纳西族的东巴教、摩梭人的达巴教及普米族的汗归教产生了影响,促成了它们逐渐向人为宗教演进。如传说中的东巴教祖师“丁巴什罗”、汗归教祖师“益史丁巴”等人物,其造型、服饰、名称都与藏传佛教有所关连。

就其本身而言,藏传佛教也受到了传播地民族原始宗教的影响,内涵更加丰富多彩。这些地方的本教、东巴教、达巴教和汗归教的某些祭仪已为当地藏传佛教所采用;而各地藏族、纳西族、摩梭族、普米族的原始宗教地方自然神祇,像山神、湖泊神、泉水神等,大多也被当地藏传佛教所吸收,赋予了藏传佛教色彩,进入了藏传佛教的万神谱系。如被当地人们誉为八大神山之首的德钦太子雪山主峰卡格博雪山之神,其周围的神女峰末慈摩、红面神峰争吾归东、五冠神峰加瓦仁宴;中甸白马岗山神、娥媚仙湖、三坝纳西族白水台神;丽江玉龙雪山;宁蒗永宁摩梭人的格姆女山及有母亲湖之称德泸沽湖等等。

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是藏传佛教在云南传播发展的显著特征。其长久的生命力兼形态、内容的本土化,构成了极具魅力的云南藏传佛教。其对流传地区的社会影响是极为深刻和广泛的。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