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市推进“祭署习俗”保护工作

来源:丽江市民宗局       发布时间: 2018-08-16 09:53:57       【字体:大    中  

  8月7日,由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办的省级非遗保护项目“祭署习俗”培训班在玉龙县鲁甸乡新主东巴学校开班,来自古城区、玉龙县和宁蒗县的20名学员参加了为期15天的培训学习。

  据介绍,“祭署习俗”于2014年列入云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祭署仪式在纳西语中称为“署古”,“署”在东巴教中被认为是掌管一切自然事物的超自然精灵。“祭署习俗”是纳西族传统民俗礼仪中的一个主要内容,在纳西族地区影响深远。“祭署习俗”承载着纳西族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对纳西族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生态道德观等有很大的影响。“祭署习俗”体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观,是纳西族具有普世价值的生态伦理观,也是“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诠释。

  “祭署习俗”是纳西东巴文化的大荟萃,它集中了纳西族地区几乎所有的民间艺术门类,充分展示了纳西族地区民间艺术的多样性和高度的艺术价值。由于“祭署习俗”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有着固定的民间文化活动,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它所包含的绘画、舞蹈、手工技艺不仅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固定模式,还由于它在民间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影响而成为纳西族民间艺人进行技艺交流和传承的重要舞台,大量的民间艺术因此被保存下来。

  丽江市非遗中心为做好完整的“祭署习俗”保护工作,组织部分优秀传承人完成了105卷东巴经典的抄写工作,完成了48张木牌画绘制,为培训班开班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在为期15天的培训中,学员们将学习东巴经文、东巴面偶、东巴彩扎、东巴木牌画、祭祀用品制作、东巴舞、东巴唱腔、祭署仪式规程等课程。培训期间,培训班将举行为期三天的祭署习俗展示,同时,通过视频拍摄和音频录音将对整个过程进行同步数字化记录。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