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民族宗教委“七个着力”促进民族文化繁荣发展

来源:文宣处       发布时间: 2018-01-19 15:07:20       【字体:大    中  

省民族宗教委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民族文化强省建设的决策部署,找准“七个着力点”促进民族文化繁荣发展。

一是着力开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基本情况调查。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族、分类、内容形式、保护传承等基本情况,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基本情况调查工作。调查范围包括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文物、古籍、音乐、乐器、戏曲、舞蹈、民间工艺、民间美术、建筑、服饰、仪式、节庆、民间文学、传统体育、医药。目前已完成数据的审核报送工作。

二是着力实施民族文化“双百”工程。实施民族文化“百名人才”工程。投入资金735万元,扶持培养41名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突出人才,培养内容包括工艺美术、饮食、服饰、歌舞乐、民间文学等。实施民族文化“百项精品”工程。投入资金1110万元,扶持打造20个少数民族文化精品。项目覆盖民族文学、歌舞、历史、古籍、建筑等内容,包括图书出版、影视制播、平台建设、产品开发、互联网+等方式。

三是着力推进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2013年,省民族宗教委启动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基础硬件设施平台建设;完成应用系统软件平台部署运行;完成部分数据采集及数据更新,初步完成民族大百科、宗教大百科、民间信仰、民族旅游的入库工作,采集数据文档17348篇,视频27个,图片4417张。目前正对数据库系统进行试运行,预计年内可上线运行。

四是着力实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工程项目。2017年,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抢救保护项目投入资金793万元,扶持安排121个项目。世居少数民族文化精品工程项目投入资金365万元,扶持安排20个项目。省级民族机动金文化项目投入资金596万元,扶持安排10个项目。资金覆盖濒危传统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语言文字、文物古籍的抢救保护和精品开发,涉及文学艺术、工艺美术、节日庆典、服装服饰、特色建筑、传统医药体育等方面内容。

五是着力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筹备组织云南省第十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云南省第十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于2017年12月11日至16日在玉溪市举办。省民宗委与省文化厅共同筹备组织全省16个州(市)、22个民族的6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歌舞乐节目,1000多名传承人、民间艺人参加展演,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组织参加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优秀舞蹈作品展演。展演于2017年7月8日至11日在呼和浩特市举办,云南省报送了37个优秀舞蹈作品,经主办单位组织专家认真遴选,共有6个优秀民族舞蹈作品参演。扶持举办第三届中国德宏梁河葫芦丝文化节。参与筹备举办七彩云南2017(国际)民族赛装文化节,为少数民族服饰的传承开发提供平台。

六是着力增强民族文化传播能力建设。扶持云南民族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开展民族文化重点出版项目工作,加强民族文化出版;扶持省民族宗教信息中心、今日民族杂志社、民族时报社开展民族宣传和民族文化建设工作,加强民族类媒体建设;配合做好民族语言广播建设工作。

七是着力开展民族文化校园传承。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选择在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云南民族中学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建设,并举办“彩云现”民族艺术节;在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民族体育射弩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在云南民族大学开展民族语言文字、民族音乐、民族体育、民族服饰、民族民间信仰等的研究和传承。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