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临翔区积极探索新时期城市民族工作新模式

来源:临沧市民宗委       发布时间: 2021-03-15 09:58:26       【字体:大    中  
  

临沧市临翔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大数据运用、失地少数民族可持续发展、流动人口协作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新时期城市民族工作载体,不断开创民族团结进步新局面。

  积极探索社区民族工作智慧化新模式。依托临翔智慧党建平台,以“标准化治理”及“人性化服务”为着力点,运用大数据手段,健全完善“一网多元、三级治理”的城市网格化治理体系。在主城区全面取消原有440个居民小组设置,对主城区实行“三级网格”划分,建成5个子系统(区级指挥中心、街道信息中心、社区业务中心、管理小程序和城市用户小程序)组成的城市社区智慧党建(治理)平台,重点从开展政策宣传、解决群众诉求、为民办实事等方面开展好各族群众的管理服务工作,积极探索城市民族工作数据化、网格化服务管理,实现社区对各级网格内人、事、房、地、物、组织等全面负责,让社区各族群众获得优质高效服务,形成了“人在网格走、事在网格办、问题在网格化解、工作在网格落实”的工作局面。

  积极探索社区失地少数民族可持续发展机制。在加快推进“两型三化”城市空间规划扩容进程中,高度关注城市社区失地少数民族社会保障及可持续发展工作。主动融入社区,指导城市社区设立就业创业服务窗口,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制作少数民族服务联络卡,完善就学、就业、技能培训和社会保障等服务体系。协调相关部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倡议相关贷免扶补创业贷款向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创办企业倾斜;鼓励企业优先吸纳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就业。通过一系列政策帮扶和机制的建立,帮助失地少数民族解决就业无岗、经商无本和社保无份问题。

  积极探索配套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新政策。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日益加快,面对将迎来的大量流动人口,加强顶层设计。结合城市网格化治理体系,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推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每年按照比例将可分配公租房源优先解决少数民族流动人员住房问题,积极促进有意愿、有能力在城区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就业地落户,采取多种方式解决他们的住房、落户、入学、医保关系转移接续等问题。在玉龙社区设立临翔青年创业园,为各族进城务工青年、返乡创业大学生提供创业平台和创业帮扶,目前,在园孵化初创企业77家,其中少数民族企业法人29人。帮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更好地融入城市创业发展,让少数民族群众留得下、融得进、能致富。

  积极探索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新载体。积极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十进”活动为载体,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宣传方式,深度发动社区常态化宣传,使“三个离不开”“五个维护”“五个认同”深入人心。在西河园精神文明街区和忙令等社区设立民族团结知识长廊,常态化开展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宣传和民族团结进步、科普、法律知识、财务知识等宣传活动,营造文明守法、民族和睦、团结进步的社会氛围。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宗教矛盾纠纷,建立区-街道-社区(村)三级同步监管机制和民族宗教领域网络舆情处置机制,切实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应”,将涉及民族宗教因素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全区没有发生因民族宗教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