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五华区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推进农村产业、人才、生态、组织和文化全面振兴,推动五华区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21年上半年五华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8%,农业增加值增速达到5.4%。
近年来,五华区统筹城乡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着力发展食品加工、农产品仓储物流、乡村旅游和都市现代农业,大力建设与乡村旅游融合度高的蔬菜、花卉和水果示范基地。如今,五华区蔬菜种植绿色和有机认证面积达800亩,112个果蔬单品获得有机、绿色食品认证。云澳达、凯普等四家企业荣获省市“10大名品”等7个荣誉称号,认定“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省级1个、市级2个、区级3个。凯普公司2021年成功入围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候选名单。
全力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让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充分发挥广大农民在乡村旅游中的主体作用,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更多贫困群众直接从事旅游经营、参与接待服务、出售农副土特产品、收取土地流转租金、入股分红等,从中获得持续稳定收入。
建设美丽宜居的乡村,建设干净、整洁、美好、生态的乡村人居环境。坚持典型引路、全民参与的方式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开展农业减药减肥,积极探索废弃农膜有偿回收,减少了塑料制品及化学肥料的使用,大大地降低了对环境的破坏;区政府加大财政投入,以建立健全村民保洁费补助、公厕管护等长效运营机制,使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覆盖率达90.1%。2019年陡坡社区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大村、东村和桃园2019年被认定为市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市级激励村,东村社区被认定为2020年州市级美丽村庄、瓦恭社区被认定为2020年县级美丽村庄。
大力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建成了11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站,实施文化传承保护工程,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符号,建成了瓦恭社区村史馆、厂口社区界牌村苗族村史馆。积极增加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其中,沙朗以印刷历史为主题的文创园和西翥云上乡愁书院投入运营。同时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如白族三月街、白族火把节、苗族斗牛节、桃园红石岩调子会、沙朗霸王鞭、厂口花灯、厂口龙狮舞、迤六瓦恭阿卯嘟彩苗族农民合唱团、瓦恭摸鱼节、白泥塘梨花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