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民族宗教委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来源:机关党委(人事处)       发布时间: 2021-06-08 16:43:10       【字体:大    中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省民族宗教委扎实践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要求,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等结合起来,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少数民族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扎实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见实见效。

  心系民族地区发展,强力推动10项民生实事。2021年,省民族宗教委共安排中央和省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2.7亿元,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散居民族地区、高寒山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倾斜。强力推动民族文化惠民和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工程,民族团结进步“十百千万”示范引领建设工程,编制实施《云南省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规划(2021-2025年)》、《云南省建设现代化边境小康村规划(2021-2025年)》、《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长期规划》、《云南省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规划》,制定实施《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组织管理办法》,举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本科班和特有民族本科及大专班,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协调解决昆明理工大学民间信仰场所整改问题等10项民生实事。抽调专门力量成立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实践活动组,加强对“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组织、协调、指导、督促、考核等工作,建立工作台账,实行项目化、清单式管理,进一步明确推进措施、责任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逐项逐事抓落实。

  心系民族地区群众,切实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派出由厅级领导干部带队的督导组48批次、188人次,分赴昆明、昭通等9个宗教工作重点州(市)常态化督查指导,广泛听取意见、了解群众需求,用心用力用情解决了一批“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大理州漾濞县“5.21”6.4级地震后,及时派出由委领导带队的工作组,深入漾濞县高发村、向阳村、太平村、河西村了解灾情,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挂钩户和驻村工作队员,指导驻村工作队员全力投入群众安置、物资发放、灾情核查统计等抗震救灾工作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并及时下拨漾濞县60万元紧急救灾资金。

  心系驻地社区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学党史与志愿服务结合起来,坚持把“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工作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及时完成直属机关党委到棕树营南区党总支报到,双方签订共驻共建协议,建立“资源清单、需求清单、服务清单”,先后组织开展“守护大观河 你我共参与”爱河护河和“创卫复审巡查值守”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党建工作互联互动、资源共享。各基层党组织、294名在职党员全部到驻地社区报到,委党组领导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分别制定“为民办事清单”,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疫苗接种、爱国卫生、社区治理、关爱儿童等志愿服务,形成了人人奉献社区建设良好氛围。在第31次全国助残日,组织干部职工为云南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捐款4.26万元,并与部分在校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建立结对帮扶关系。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