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民宗函〔2021〕81号
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
贵委提出的第0187号提案《关于进一步加快我省边境小康村建设》,交由省民族宗教委牵头办理,结合省委政法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农村厅、中国银保监会云南监管局等部门会办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注重规划先行,增强工作实效”方面的建议
2020年4月省委、省政府制定实施《云南省边境小康示范村建设方案》,决定在25个边境县的抵边自然村中选择,按照产业支撑、文旅融合、生态宜居、边贸助推、睦领友好5种类型,开展边境小康示范村建设,30个边境小康示范村建设共投入资金3.81亿元,取得了良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沿边地区民生福祉得到了较大改善。在此基础上,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由省民族宗教委牵头编制《云南省建设现代化边境小康村规划(2021-2025年)》,从2021年起全面推开25个边境县(市)的374个沿边行政村(社区)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规划经2021年5月9日省政府107次常务会议、5月25日省委235次常委会议审议通过,即将以两办名义印发实施。规划针对沿边地区实际,提出多措并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通过规划实施,实现沿边地区高质量发展。同时,明确374个沿边行政村(社区)按照“一村一方案、一村一策”的原则,科学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加强县(市)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与村庄布局专项规划(专题研究)衔接,统筹好村庄发展目标、基础设施和公共提升、产业发展等,编制实用管用村庄规划。目前,省民族宗教委正在督促指导边境州(市)、县(市)组织村专规划编制。力争到2025年,把沿边374个行政村(社区)建成“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的现代化边境小康村。
二、关于“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议
规划提出的六个现代化目标之一就是实现沿边行政村(社区)基础设施现代化,并对具体实施的任务目标进行了明确。一是提升边境交通基础设施服务水平,进一步巩固乡镇、建制村通硬化路建设成果。提升乡村道路等级,加强资源路、产业路和旅游路等建设。继续推进一定人口规模自然村通硬化路,加快推进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等项目建设。加大对农村公路养护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等项目建设,加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管理。二是加强水电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和防汛抗旱减灾工程建设,加快实施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加强中小型水库等稳定水源工程建设和水源保护,提升沿边村寨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水质达标率。继续推进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作,满足沿边村寨生产生活用电需求,提升用电安全性、供电可靠率、综合电压合格率、户均配变容量,加强户内用电安全改造。因地制宜推进燃气下乡,发展农村生物质能源。为完成上述目标任务,省级统筹行业部门资金按照一个行政村投入不低于3000万元的标准予以保障。
三、关于“加强边境贸易,扶持产业发展”方面的建议
规划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边境贸易。通过积极引导外向型特色农产品生产、出口加工和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在边境村寨落户,建立农产品进出口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机制,提升边民的边境贸易参与度和组织化水平。利用各类开发开放试验区等平台,加快口岸(通道)和通关基础设施建设,落实边民互市贸易有关政策,推动边境贸易自由化智能化便利化。
四、关于“实施差别化政策,夯实民生基础”方面的建议
规划在民生改善等社会事业方面进行了强调。一是促进就业创业。持续实施就业优先政策,促进边民充分就业。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加快提升边民职业技能素质。依托农村加工流通、休闲旅游、健康养生、农事体验、直播直销等新产业新业态和乡村养老育幼、家政服务、资源回收等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努力拓宽边民就业渠道。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吸纳更多边境地区农村脱贫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就地就近就业。二是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巩固拓展义务教育有保障成果,推进教育公平,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大力发展“5G+远程互动教学”,持续开展云南教育专网建设,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全面提升师生教育信息化素养。支持普惠性幼儿园的建设和发展,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扩大职业教育学校招生规模,推进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程度。三是推进健康乡村建设。稳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向纵深发展,充分发挥互联网诊疗在基层医疗服务中的作用,有序促进分级诊疗。加大沿边乡镇、村(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选建国门卫生院,提升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和村(社区)卫生室健康管理水平。
五、关于“加强宣传引导,强化固边功能”方面的建议
规划明确提出增强边民的“五个认同”。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通过在边境地区大力开展国旗、国歌、国徽、宪法、法律、国家纪念日、国家安全意识等内容的宣传和教育,牢固树立边民守土固边的责任感、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实施村党组织书记工程。村党组织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要充分发挥边民群防群治作用,教育引导边民自觉履行守边固边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实行“乡镇党政干部挂包联系抵边村寨”和“边民、村组及村组干部相互监督、责任连带”工作模式,坚决杜绝边民群众参与从事偷越国(边)境等跨境违法犯罪行为,
我们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规划的实施,沿边地区将与全省一道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沿边地区将成为筑牢祖国西南安全稳定屏障的重要支撑。
感谢你们对我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关心关注,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提出更多宝贵的意见的建议。
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2021年6月29日
(联系人及电话:经济发展处陈星宇,65301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