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金平:铁纪护航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

来源:红河日报       2022-11-10 10:54:38       【字体: 大    中  

夜晚,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金水河镇伉偭小镇开始热闹起来,穿着不同民族服饰的青年男女带着孩子嬉戏,老年人边做手工活边拉起家常……伉偭小镇是金平县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的一个缩影。该县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涉及6个乡镇、27个行政村、334个自然村。自项目建设启动以来,金平县纪委县监委紧盯源头,围绕项目实施、资金使用、干部廉洁用权等重点环节,深入各边境乡镇靶向监督,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打出“组合拳”挺纪压责任

金平县聚焦基层党组织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情况、“一把手”履职和廉洁自律情况等事项,对27个抵边行政村开展提级巡察,坚持“利剑”高悬、挺纪在前,用实际行动促进基层党员干部转变作风、廉洁履职,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同时,融合人大、审计、税务等监督力量,抽调精干人员组成联合专项督查组,采取实地督查、随机走访、查阅台账等方式,对334个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情况进行专项监督检查,打出监督“组合拳”,压紧压实村级党组织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增强基层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和责任意识。

架好“探照灯”筑牢防腐墙

组建“双语”工作队到抵边村寨开展“轮驻式”监督,是金平县的一项创新举措。金平县纪委县监委抽调15名业务素质好、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少数民族纪检监察干部到抵边村寨,开展“轮驻式”监督,把监督“探照灯”架设在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项目实施一线。

在勐桥乡、金河镇、金水河镇推行“网格化+廉勤监督员”村级监督工作机制,把3个乡镇划分为5个监督网格,每个网格选派2名纪检监察干部和1名廉勤监督员,每个抵边村设立1个廉勤监督联络站,在10个重点项目建设抵边自然村架起了监督“探照灯”,围绕农村“三资”管理、民主决策制度执行、村干部履职等重点事项靶向监督,督促基层党员干部遵规守纪、担当履职,为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注入“清廉”活力。目前,“双语”工作队共召开“院坝说事会”“板凳座谈会”33场次,调解邻里纠纷9起,推动解决项目建设中的慢、散、拖等问题11个,纠治落实养老保险、残疾人补助金等惠农利民政策偏差问题9个。

设立“红黑榜”晒出成绩单

走进者米乡河边寨村委会兴发岭村民小组,拉祜族民房整齐分立道路两旁,一面面五星红旗在屋顶迎风飘扬,村内休闲步道、休闲亭、篮球场等设施一应俱全。

金平县组织开展“擂台比武”,以334个自然村为单位设置擂台,开展比规划、比进度、比质量、比成效的“大擂台、大比武”,有效激发广大干部群众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进位意识,并纳入“红黑榜”通报内容,每月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书面通报、媒体公示。金平县纪委县监委以明察暗访、“点穴式”监督等方式,对上黑榜的村寨项目建设质量、施工进度进行监督检查,以作风大转变、效能大提升推进项目建设大提速。

记者 吴富水 通讯员 刘连旺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