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铁路的开通运营,结束了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不通火车的历史。作为这条经济大动脉上的重要一站,西双版纳州搭乘中老铁路这列“快车”,从边陲末梢华丽转身为西南开放前沿,成为“一带一路”新枢纽的重要节点,迎来了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的历史机遇。
2021年,西双版纳州22项中老铁路经济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涉及交通、物流、工业、生态环保等方面,总投资120亿元。紧紧抓住铁路开通的重大历史机遇,西双版纳州加快布局后发赶超、破局突围的基础产业、基础设施,以发展铁路经济为抓手,大干项目,着力把中老铁路通车的红利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出行便捷高效,运输成本降低。安全、绿色、高效、便捷的中老铁路列车,已经成为沿线民众出行的首选。西双版纳站站长介绍,自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以来,旅客乘坐“复兴号”出行的需求十分旺盛,目前每天有14对动车组列车途经西双版纳站,从早上7时到晚上11时,平均不到半小时就有一趟客车,旅客从西双版纳乘坐火车出行最多的一天为9778人次,到达旅客也多达9024人次。中老铁路开通至今,西双版纳站累计发送和到达旅客分别达506508人次和513126人次。
过去从景洪坐客车到昆明差不多要10个小时,现在坐火车最快只要3小时。让当地群众出行便捷的同时,中老铁路也为企业货运带来红利。
在位于景洪市勐养镇的野象谷站,这个中老铁路国内段最大的车站货场内,倒短运货的汽车川流不息,大型行吊正不断吊装货柜,一派繁忙景象。货场的大型仓库里整齐划一地码放着装满橡胶原料的待运金属柜。据货主方中化橡胶公司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公司每月从这个车站运往全国各地的橡胶达6000余吨。相较过去用汽车运到昆明,运输成本节省了15%左右。从景洪装火车的运输时间也比过去节省了10个小时左右。
云南仟岸荷香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介绍,火车运输的最大优势在于运量大,一些散小货主通过物流公司搭建的平台,同样可享受到铁路运输的便捷和节约运输成本红利,包括一些数量不大的果蔬等农产品,可便捷地实现铁路运输。
野象谷站货运负责人介绍,自中老铁路开通以来,货运量持续上升,2021年12月份装车数585车,发送货物3.7万吨,到今年5月份,装车数已经达到2415车,发送货物14.2万吨,日装车突破124车。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装车数9447车,发送量达56.03万吨。
带动沿线经济,助力“一城两区”建设。中老铁路通车,不仅满足了沿线民众求学、探亲、就医、旅游、商贸等出行需求,也为沿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极大助推作用。
距野象谷站2公里的景洪市勐养镇曼景坎村委会曼听村民小组,是一个有着500年悠久历史的傣族特色村寨,傣族传统文化保存较好。过去,由于地处偏远,交通条件较差,村民出行极为不便,经济发展较为滞后。随着中老铁路的开工建设,项目部为曼听村修建了一条约2公里的水泥路,可直达火车站,并与周边村寨的水泥路连接互通。随着交通“堵点”打通,村里农产品运输和客商进入村寨收购农产品也更为便捷,村民生活水平和村寨环境也随之提升。
西双版纳州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面对新机遇、新优势,西双版纳州积极打造“铁路+旅游”有效结合的新业态,加强与昆铁集团、祥鹏航空公司等合作,冠名了第一列“西双版纳号”列车、第一架“西双版纳号”飞机,开展景区景点联动工作并发布特惠旅游套餐,开发特色旅游路线,以铁路通车、航运合作提速沿边开发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