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海县做实“四项”工程守护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来源:勐海县民族宗教事务局       发布时间: 2022-11-21 19:33:46       【字体:大    中  

近年来,勐海县建立健全常态化宣传教育机制,做实“四项”工程,共同守护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是做实全民宣教工程。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共有精神家园,重视在广大干部和群众中普及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知识。按照“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要求,在中小学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鼓励企业参与民族地区发展建设、引资引智、吸纳少数民族群众就业,指导98个行政村(社区)1047个村(居)民小组将民族团结进步内容纳入村(居)规民约,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进”活动。以文化体育活动、各类重大节日、民族节庆活动,创造各民族深层次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环境,巩固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以社区、学校、机关、景区、窗口等为平台,通过“融媒体+民族团结、互联网+民族团结”等创新方式,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推动的氛围,形成纵向强力推进、横向协同推进、点面统筹推进、部门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创建覆盖率达90%以上。

二是做实中华文化视觉形象工程。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推动中华文化元素融入城乡建设规划和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在2条街道、4个景区、2个公园、5条交通要道等开展宣传矩阵,利用大型广告牌、宣传栏、文化墙、出租车显示屏等展示中华文化形象和符号,累计发布各类新闻、短视频2000余条,发放宣传资料6.5万余份。实施民族团结微细胞工程8项,设计制作宣传环保袋、茶叶包装纸、吉祥物等民族团结进步文创产品8.2万份。

三是做实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工程。把保护、传承、发展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增强民族认同感、促进民族团结的“必修课”,推动各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发展、交融互鉴。培养一批国家级、省级民族民间能人和民族文化传承人,发掘、申报一批各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承项目,保护传承哈尼刺绣、曼召造纸、布朗族弹唱、章朗村等131个非遗项目和传统(古)村落,勐混曼召造纸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曼短佛寺和景真八角亭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布朗弹唱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出版《召树屯与喃木诺娜》等一批民族民间歌舞乐及《勐海植物记》《勐海寻虫记》《勐海普洱茶记》等生态文化乡土读物,促进各民族文化共生共荣、美美与共。

四是做实红色教育工程。依托“革命老区县”资源优势,用红色基因厚植各民族的“五个认同”,深入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主题宣传教育,深入开展“红旗飘飘”、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长廊建设等工程,各民族干部群众继承和发扬守土固边、团结向党的光荣传统。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