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史》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对云南少数民族电影近70年的发展进行梳理和研究。
从1954年《山间铃响马帮来》诞生以来,以云南少数民族为题材的电影共拍摄了130多部。《神秘的旅伴》《芦笙恋歌》《五朵金花》《阿诗玛》《从奴隶到将军》《孔雀公主》《相约在凤尾竹下》《青春祭》《婼玛的十七岁》《花腰新娘》《怒江魂》《俄玛之子》《遥远的诺邓》等电影艺术作品,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了艺术功能和娱乐功能,留下无数充满魅力的光影和人物,《缅桂花开十里香》《婚誓》《蝴蝶泉边》《马铃儿响来玉鸟唱》等经典电影歌曲传唱几代人。
该书作者从历史学、政治学、民族学、美学、电影学、影视人类学乃至经济学、电影产业经济学等学科的角度,对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深入研究,从题材类型、叙事方式、主题阐释、人物形象塑造、画面和声音(主要是音乐)表现、民族文化艺术表达、娱乐性乃至商业性追求等方面,对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个案研究,还对许多影片主创人员的人生、艺术经历和创作理念、技法等进行评述,史论翔实,研究视野开阔。
该书阐述了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政治社会价值、文化价值、艺术审美价值和产业价值,探讨了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民族文化把握、艺术表现制作以及理论和实践兼修的本土少数民族影视人才匮乏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顶层设计、产业开发及人才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