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家园
往昔旧村貌
初秋,走进河口瑶族自治县桥头苗族壮族乡薄竹箐村岩脚小组,新鲜的空气与这里的蝉鸣鸟叫声令人心旷神怡。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瑶寨,保留了瑶族人的原始村貌、民族服装、民族节日活动等。
进入村小组,随处可见村民们正在热火朝天互相帮忙修屋顶、拌水泥、递瓦片,共同美化村庄。在建设现代化边境小康村的进程中,岩脚小组群众的积极性异常高涨。
“很庆幸有这个机会可以改变一下我们小组,大家都很积极,主动投工投劳。建设好以后,村寨道路宽了,环境卫生也会越来越好,饭后散步累了有小亭子给我们坐着休息,我们住着也会很舒服。”村民李光明笑着说道。
岩脚小组与周围的灯草坪一组、灯草坪二组、下薄竹小组和烂木桥小组是一个连点成片的瑶族聚居地。在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中,岩脚小组坚持以点带面、突出特色、示范引领的做法,选出党员当示范户,引领群众拆除私搭乱建的建筑、整治彩钢瓦,不断完善岩脚小组路、水、网、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同时把强边固防作为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组织村民参与一线执勤,不断筑牢边境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村民邓晓文说:“刚开始乡领导班子入户宣传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工作,大家都还比较犹豫,作为一名党员,我就想给大家做一个示范,当示范户,村上的人见我家做出来的效果还不错就跟着动起来了。现在除了每家每户的建筑外立面改造外,民族文化广场、排污设施也在慢慢建设,这为我们附近几个小组举办活动带来了很多便利。”
据了解,截至目前,岩脚小组已完成生产道路建设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以及部分外立面改造,从提升基础设施到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瑶家边寨美如画的边关图景正在慢慢展开。
(河口县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