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637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发布时间: 2022-08-12 16:56:00       【字体:大    中  

云民宗函〔2022〕78号

省政协民宗委:

您委提出的《关于加强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的建议》(第637号提案)由省民族宗教委主办,经综合省乡村振兴局会办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的建议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强边固防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促进沿边地区高质量发展,省委、省政府制定印发《云南省建设现代化边境小康村规划(2021—2025年)》,计划到2025年将25个边境县(市)的374个沿边行政村(社区)3824个自然村建设成为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的现代化边境小康村。《规划》对6个方面19项目标进行了明确细化,其中基础设施方面对水、电、路、通讯四项指标进行量化,要求自然村通硬化道路比率≧95%,有国境线的自然村全部通硬化道路;农村自来水普及率≧88%;电网供电可靠率(通动力电,实现同网同价)≧96.5%;行政村5G网络覆盖达到100%。对环境美方面的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及卫生厕所三项指标进行量化,要求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70%,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50%,卫生厕所普及率≧90%。目前,25个边境县(市)的374个行政村(社区)已按“一村一方案”要求,将水、电、路、通讯、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卫生厕所普及纳入乡村振兴项目库和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项目库。其中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将于2022年年内全部完成,5G通讯、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卫生厕所普及等将于2023年全部建设完成。

二、关于因地制宜发展沿边产业的建议

因地制宜发展沿边产业是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指导性指标体系明确,在产业兴方面要求村集体经营性年收入不低于10万元/年,一村一品(每个行政村创建一项主导产业),每个行政村(社区)有1个以上规范运行的农民合作社。目前,25个边境县(市)的374个沿边行政村(社区)已结合“干部回乡规划乡村振兴行动”完成了乡村产业规划的编制工作。按“一村一方案”要求,根据各行政村(社区)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形成“一村一品”,并将产业发展项目纳入乡村振兴项目库和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项目库。现各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正有序推进,将于2023年末形成“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每个行政村(社区)成立运行规范的农民合作社,村集体经营性年收入不低于10万元/年。

三、关于着力提升社会事业水平的建议

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指导性指标体系明确,通过建设,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所在县农村平均水平以上,远程教育覆盖率达到100%,行政村幼儿园占比达到100%。目前,25个边境县(市)的374个沿边行政村(社区)已按“一村一方案”要求,将教育、医疗建设项目纳入乡村振兴项目库和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项目库。现各项目建设正有序推进,将于2023年年末建设完成。

四、关于多措并举加快项目实施的建议

为有效推进云南省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各职能部门高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多措并举加快项目实施。一是完善规划,统筹推进。省政府制定印发了《云南省“十四五”兴边富民工程规划》《云南省促进边境地区发展实施方案》《云南省推进兴边富民工程2022年工作要点》,将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纳入规划和年度工作要点,作为重点任务统筹推进。二是健全组织,加强督导。会同省财政厅、省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成立协调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牵头35家成员单位成立了省协调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领导小组办公室,分别组建工作专班,强化工作协调、定期会商、对口联系、督促指导等工作;各边境州(市)、县(市)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完善信息月报、项目协调、督促检查等机制。三是明确责任,分工负责。省民族宗教委牵头制定印发了《云南省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工作任务分解》,明确了各成员单位99项工作任务和257条具体工作措施,为扎实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明确了时间表和线路图;建立厅级领导和机关处室对口联系指导各边境州(市)的工作机制;会同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等部门开展常态化督导调研,不断强化督导力度。四是细化项目,一线督导。联合省财政厅、省乡村振兴局组织召开项目库建设工作培训会议,指导各边境州(市)、县(市)对符合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使用要求和项目库管理要求的项目,及时录入到乡村振兴项目库,对部分不能录入乡村振兴项目库的项目,省民族宗教委主动调整建库思路和建库方式,及时建立单独的现代化边境小康村项目库。目前,25个边境县(市)完成了374个沿边行政村(社区)15427个建设项目的编制工作。从全省民族宗教系统选派50名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乡村振兴)一线督导员,进驻各边境县市开展蹲点督导工作;建立由各边境州(市)、县(市)和沿边乡镇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相关负责人,374个沿边行政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村委会(居委会)主任组成的微信工作群,不断畅通沟通渠道,践行一线工作法,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五、关于有效提高强边固防能力的建议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国必治边”的重要战略思想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兴边富民及强边固防的决策部署,按照《云南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方案》要求,省民族宗教委结合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导向,在边境地区创建中按照“一盘棋”谋划、“一体化”推进思路,以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为创建内核,围绕全省建设边境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长廊的“1336”工作思路,制定印发了《边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行动方案》(2022—2024年)和《云南省建设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国家通用语言推广普及三年行动计划》,全域化推动边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力争中华民族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覆盖率达到100%,没有瞒报和参与从事跨境违法犯罪行为,没有因民族宗教因素引发的重大群体性事件,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达到100%,行政村党群服务中心基本公共服务覆盖率达到100%,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广场和文化器械自然村覆盖率达到100%作为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指导性指标,并制定印发了《全省374个沿边行政村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个一”验收标准》,推动全省374个沿边行政村(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细化、量化,使创建工作深度融入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大局,有效提高强边固防能力。

感谢省政协长期以来对边境地区发展的关心支持。希望在今后工作中,继续对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我们将进一步会同相关部门做实做细建设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工作,促进沿边地区高质量发展。

 

 

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2022年7月1日

(联系人及电话:陈星宇)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