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丽市土育村:旧貌换新颜 共建现代化边境小康村

来源:瑞丽市融媒体中心       2022-06-22 16:54:00       【字体: 大    中  

特色民居

走进瑞丽市户育乡土育村民小组,一条条整洁平坦的水泥路映入眼帘,鲜艳的花朵盛放在道路两侧。村民们把自家的房前屋后收拾得干干净净,在闲置的空地种上花草树木,景颇族文化图腾装饰着墙头屋角,一个个农家小院别具特色,呈现出“一户一景”的美丽画卷。“现在我们村内道路硬化到户,主路加宽到六米,“穿衣戴帽”文化上墙并且保留了民族特色,天一黑路灯也都亮了起来。前不久,雨污分流的工程也完成了。”村里的党支部书记夺石东说。

与缅甸一河之隔的土育村是个抵边景颇族村寨,国境线长14.6公里,曾经的这里交通不便,水电不通,随着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的顺利推进,土育村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如今,这里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自开始打造边境小康村起,土育村民小组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党员、村干部积极动员,村民们也热情参与,主动加入到环境整治与保护的行动中来。“我们村现在变化很大,以前哪里都乱糟糟的,卫生也搞不好。现在各家各户也知道了环境卫生的重要,大家都很积极来打扫这个卫生,隔三差五都来扫得干干净净的,大家都感觉现在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非常的舒服。”村民闫顺兰说。

为了让村民们保持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良好风尚,村里还制定了村规民约。在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下,村民们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坚持“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大家还发挥聪明才智,将村里装饰得生机盎然、别有意趣。

 

文化活动广场

作为瑞丽市抵边村之一,土育村疫情防控和边境管控形势严峻,全村团结一心,为了守护家园,在36名党员的带动下,男女老少齐出动,修缮、清理巡逻道5.4公里,为筑牢边境安全屏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闫兰顺作为村里‘妇女巡护队’的一员和网格员,对于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她感触颇深:“在疫情防控最紧要的时候,村里能动的都动起来了,参与到巡逻值守、环境卫生整治、拦阻设施的建设中去。”

 

宽阔的水泥路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土育村里未出现确诊病例、无违反疫情防控相关规定及“偷引带”的情况,村民们自觉承担起强边固防的责任,主动参与到“双控”工作中,坚守住疫情防控底线,构筑起群防群治的严密边境防线。

现在的土育村,已经是一个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的边境小康村。

文化上墙

据了解,户育乡紧紧围绕“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六大目标发展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现阶段已投入210万元打造土育边境小康村的基础设施,下一步计划把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改造全村饮水管网、修建蓄水池,住房民族特色化,亮化、绿化、美化全村环境,把土育村建设成为展示国门形象的窗口,筑牢守土固边的堡垒,促进边疆民族团结进步的示范村。

 

2022年以来,瑞丽市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用好“三个工作法”,以推进沿边地区高质量发展、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为主题,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全市20个抵边行政村为范围,覆盖167个自然村,到2025年,要把沿边一线的行政村(社区)建成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的现代化边境小康村。

人心齐,力量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开启建设边境现代化小康村的新时代新风貌,打造具有本地民族文化和自然风光特色的美丽村庄,让每一位村民成为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的参与者、建设者、受益者和守护者。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