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河口:着力打造“边境旅游+民族团结”特色村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来源:河口县委统战部       2023-03-06 09:55:05       【字体: 大    中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瑶族自治县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成果为抓手,深入探索“村寨+旅游+产业”模式,整合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强边固防“四位一体”等建设项目,推进绿美乡村、美丽村庄等建设,打造出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村寨。

 

 

 

强化产业支撑,打造农旅融合发展村寨

按照“规划先行、产业支撑”的总体思路,以田园风光为切入点,打响“绿色食品牌”,打造生产、生活、生态同步的产业村寨。发展特色产业。聚焦土地资源优势,集“散地”为“整地”,将闲置土地资源出租给企业,在桥头乡下湾子村发展种植红心柚3500余亩,带动群众自种1800余亩,逐步形成千亩成林、万亩成园的红心柚种植示范园。在桥头乡老汪山村、瑶山乡水槽村等,群众发展种植6700余亩柑橘产业,依托边民互市、周边县市企业等柑橘市场,打通国内外销售渠道。发展民族产业。成立瑶山“瑶绣园”刺绣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协会+农户(家庭作坊)”模式,建设集瑶绣产品加工制作、展示销售、培训研发为一体的瑶族刺绣文化产业园,培育刺绣骨干80余名,绣娘500余名,年均销售手工刺绣制品600余件(套)。在各乡镇集镇设立民族产品销售点,开通网络店铺,拓宽民族产品“线上线下”渠道,支持苗、瑶、壮等少数民族发展刺绣、蜡染、银饰等民族传统手工产业。传统产业转型。以“粮经间作、以短养长”种植模式,发展种植彩谷米5600余亩,建设500平方米集彩谷米加工、储藏、展览、销售于一体的彩谷米加工销售集配中心。2020年,瑶家彩谷米通过“国家一级糙米”检测,2021年,成功申报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在彩谷米成熟的季节,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向河口乡村,逐步形成“民族特色村寨+农业观光”的发展模式。

 

立足抵边优势,打造独具异域风情村寨

以“一引领三带动”工作法,全面启动15个沿边行政村(社区)172个村(居)民小组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工作,完成自然村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96个,“六微”项目建设2212个,拆临拆乱940处,房前屋后脏乱差治理1969处。突出“边境+文化”。河口镇城郊村八条半小组依托百年滇越铁路,以百年滇越米轨文化为主线,以“八条半 忆光年”为主题,建设集游客服务中心、观光栈道、村内跌水景观、枕木广场的旅游小寨,呈现历史与现代、山川异域与民族风情相互交融的“边疆小寨”。突出“边境+民族”。南溪镇依托边境、民族等特点,打造集月亮湾、山水鱼池幸福路等景色的清溪河畔的幸福之村“绿美坝吉”;同时,南溪镇“三坪坝”小组与越南谷方村缔结友好村寨,双方苗族轮流举办节庆活动,男女老少着盛装、吹芦笙、弹响篾、踢脚架,民族团结之花在此越开越艳,成为边境村寨异域文化活动的大亮点。突出“边境+历史”。在河口镇合群社区打造500米河口异域风情街,方圆墙体、百叶窗、红屋顶等各有特色的法式建筑群坐落岸边,浓缩着河口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展示着河口人文底蕴、风土人情,承载河口百年开埠通商的历史街区,展示口岸形象的国门街区,每年吸引游客3万余人驻足。

 

突出民族特色,打造浓郁民风民俗村寨

护美绿水青山,巧用民族文化,河口乡村旅游名片越擦越亮,有效巩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丰富民族旅游业态。打造民族特色村寨,依托美丽家园建设、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强边固防“四位一体”建设等项目,结合少数民族文化、民风民俗等特点,在保护原有风貌的前提下,通过改造建筑外立面,彩绘从农耕文明到田园风光的民族特色墙画,打造民宿群、停车场、露营地、观景台满足游客需求,不断丰富当地的旅游业态。丰富民族文化活动。着力打造出瑶山乡水槽村、桥头乡白黑小组等一批瑶族、苗族、壮族少数民族村寨。围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这一主线,以“瑶族盘王节”“苗族花山节”“壮族花米饭节”等为载体,常态化举办民族传统文化节日活动。组建乡村文艺队深入少数民族村寨开展“红色文化”“中华民族一家亲”等群众文艺展演活动,为打造边境旅游特色村寨奠定民族文化基础。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