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下金厂:打开产业带 建好幸福村

来源:文山新闻网       2023-07-19 10:35:05       【字体: 大    中  

地处边境的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下金厂乡,结合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项目,从优势资源入手,在“生态+科技”上放大空间,为边境群众打开一条产业带,全乡1.1万余人从中受益。

雨后的麻栗坡下金厂乡云雾缭绕,独特的美景让人陶醉。来到云岭村委会大锡厂村石斛种植大户郭喜兵的基地里,山林间树木上、石头上长满石斛,其形态各异,充满勃勃生机。郭喜兵介绍,现在花期刚过,到九月份就开始采收。因为是采用原产地原种,所以长势不错。目前他种植了近800亩石斛,预计可采收石斛鲜条10吨左右。

 

 

在大锡厂村小组80%以上农户自发参与仿野生种植培育石斛。多的种植几百亩,少的种植一亩多,石斛也是全村主要经济收入之一。

下金厂乡党委书记谢庆武介绍说,乡党委、乡政府按照“农户+科普基地”的发展模式,将下金厂石斛生态园与华中师范大学、云南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了兰科繁殖生物学教学实验基地,建立了云南省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高江云专家工作站、文山州统战工作站点、文山州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实践创新基地”,先后接纳多地大中院校的专家、学者15批次380余人,与当地90余户群众开展现场教学、参与种植、上门指导种植等科普培训135次。

 

 

据了解,高江云专家工作站携研发专家团队24人(其中博士专家1人、硕士研究生3人)专攻石斛保育科目,工作站研发专家团队通过实施“石斛共生真菌”项目,研发出真菌萌发技术,繁育出高效、高质、高产的优质种苗,免去了大棚培育阶段,降低了种植成本,提高了育苗成活率,成活率达到98%以上,实现每亩产量增加1.8倍,提高了经济效益,有力促进了石斛产业发展。

 

 

近三年来,下金厂全乡共收获石斛鲜条60余吨,鲜花7200余斤,通过出售原材料及石斛加工产品等实现石斛产业经济收入1800余万元,石斛基地吸纳劳动就业175户500余人,带动全乡户均增收6070元,种植户户均增收超1万元,群众就近务工经济收入增加3000余元。

 

 

下金厂森林资源丰富,气候温暖湿润,生物多样性突出且部分村组位于老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有“天然氧吧”“最美仙乡”之称,除了适合石斛生长之外,还是草果、砂仁、金银花、古树茶等产业发展的优选之地。下金厂乡党委、政府抓住这一优势,研究制定《下金厂乡中草药产业发展调研工作方案》,多项措施汇集其中,推动中草药产业快速发展。去年全乡重点中草药种植面积共计32126亩,市场交易额5501万元。其中:砂仁种植面积7580亩,市场交易额3335万元;草果种植面积13966亩,市场交易额838万元;蓝靛种植面积2050亩,市场交易额492万元;金银花种植面积527亩,市场交易额316万元。多个产业成为边境群众稳增长的重要支柱。

记者 罗佳贵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