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姐相:“微经济”激活边境幸福村“一池春水”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2023-12-18 09:50:43       【字体: 大    中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姐相镇是颇具傣家特色的边境小镇,全镇共4个边境行政村40个村民小组。自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建设以来,姐相镇党委、镇政府充分挖掘资源,全局谋划,鼓励各村民小组结合实际,发展“庭院经济”赋能现代化边境幸福建设,培育“一村一业”激活产业动能,将傣族文化同产业发展充分融合,既有个性,又有共性,给予村寨充分的话语权。

增收车间增强“造血功能”

俄罗村弄相村民小组有171户726人,少数民族占全村人口98%,是一个以傣族为主的民族村寨。在姐相镇党委、镇政府的支持下,村民小组建立鸡苗育雏增收车间,引进瑞丽市户瓦山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发鸡苗、传技术,辐射带动周边村寨100余户发展鸡苗养殖产业。“有专业团队的带领,有技术做支撑,老百姓们重燃养殖信心,我们村委会也对乡村振兴之路怎么走也越来越清楚。”俄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左腊说。2022年车间育出鸡苗7万羽,不仅让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3万元,同时解决就业难题,去年用工人次约300次,实现了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富。

“嘎嘣脆”蹦出新希望

“嘎嘣脆”是傣族地区傣家人的传统美食,以干豌豆为原料,通过磨、煮、熬、晒、切等多道工艺,手工制作的特色食品,深受人们的喜爱。近年来,暖波村弄焕村民小组村民将“嘎嘣脆”通过社交平台以短视频推广和直播售卖的方式,远销浙江、山东、福建等地。

柴火慢炖、豆香四溢,这充满烟火气的传统美食吸引了不少“回头客”,全村20余户制作“嘎嘣脆”,每天能卖出50余斤,月增收千余元。每户年收入在1万元左右,解决了半劳务无工可做的问题。

小扫把织出幸福村

允哈村民小组被村民称为“扫把村”,扫把编织是傣族地区的传统产业。一束芒草蕊、一把甘蔗花茎,缠绕,塑形,修剪......编织流程有条不紊。近年来,允哈村民小组的扫把编织已形成了“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模式,合作企业负责按保护价收购,通过家庭与合作社结合,全村月产扫帚2万把,销售商负责按保护价收购,利润全归村民。走入允哈村民小组,可见家家户户墙角整齐地靠放着编制好的扫帚,基本上可为每家每月增收3000元。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