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以哈尼梯田为纽带成立民族团结进步联盟

来源:红河州民宗委       发布时间: 2023-04-04 18:02:20       【字体:大    中  

2022年9月,红河州组织元阳县、红河县、绿春县、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4县签订《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区民族团结进步联盟框架协议》,以哈尼梯田为纽带,以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载体,推动创建工作与生态文明建设、全域旅游、特色产业发展等同推进、相融合,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区民族团结进步联盟有效助推遗产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工作机制联建。每个县明确1名联盟联络员,组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员单位积极行动,建立密切合作、联席会议、信息互通等机制,对涉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工作运行、宣讲宣传等进行规范,每个县(市)打造10至20个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点,并坚持每个示范点有“一名优秀的讲解员、一部高质量的专题片、一份精练的汇报材料、一套完整的档案资料、一个浓厚的宣传氛围、一份精致宣传折页、一个突出的示范点、一套顺畅的观摩流程”,多角度展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同时,积极开展互学互观互检互促活动,现场交流、观摩学习,逐步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资源、优秀民族文化保护、市场要素的整合和协调发展,实现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

二是重点工作联推。对“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三项计划、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等重点工作定期协商、定期研判、同向发力、共同发展,带动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功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5个,接待国内外游客479.2万人次,旅游收入达57.9亿元,有效发挥了民族团结进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互惠双赢的作用。

三是产业发展联动。积极探索经济建设、文化旅游、贸易往来等方面的新路子。元阳县通过一水多用、一田多收,发展哈尼梯田“稻鱼鸭”产业6.77万亩,同时,带动全州推广梯田“稻鱼鸭”综合种养22万亩,带动2.1万户各族群众实现持续增收,有效促进了乡村产业振兴;绿春县充分利用茶叶被列为云南“一县一业”的优势,加大对茶叶产业的提升改造和产业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打造“玛玉茶”“彤瑞”“苏丫”等品牌,发展茶叶25.25万亩,有效带动了金平、红河、元阳茶业产业的转型升级,茶叶逐步成为红河州高寒山区农村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

四是品牌形象联树。强化宣传平台互通、宣传资源共享、宣传团队共建。元阳县开展“哈尼梯田开秧门习俗活动”“元阳稻花鱼丰收节·喜迎党的二十大系列活动”等活动,邀请州、县新闻媒体、抖音平台开展系列宣传,形成强大宣传矩阵;金平县利用拥有全国12个蝴蝶科中的11个科320余个品种的丰富资源优势,在央视、中国网、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相继报道了“中国·红河蝴蝶谷”,协调国外10多家主流媒体推广报道蝴蝶谷,国外50多家媒体采纳转播;红河县邀请《人民日报》、央视《新闻联播》、新华社《全媒头条》等主流媒体开展网络直播,“撒玛坝万亩梯田”全网直播点击量突破3634万人次,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通过多渠道、全方位宣传,全面提升了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国际影响力,红河旅游文化品牌“云上梯田·梦想红河”影响力不断扩大,红河成为云南旅游新方向。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