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双柏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全面实施“枝繁干壮”工程,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促进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一是着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立足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在民族创世史诗、民族歌舞、民族刺绣、民族节日、民族体育运动、民族菜肴六个精品项目上着力,延伸文化产业链,助推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通过民族体育运动会,推动陀螺、射弩等民族传统体育发扬光大;办好节庆活动,打造“虎文化节”品牌,做好非遗传承保护,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二是着力突出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结合美丽县城、特色小集镇、乡村振兴示范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建设,投入专项资金打造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品牌标识,建成一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推动中华民族视觉形象融入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三是着力研究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以云南民族大学在双柏成立民族学田野调查实践基地和楚雄师范学院在双柏县委党校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为抓手,深度挖掘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文化、双柏红色基因、各民族优秀文化交融互鉴的历史根脉和各民族优秀文化背后的民族团结故事,把尊重保护和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与传承建设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四是着力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建立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宣传教育机制,常态化开展学习教育,坚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同时以民族文化交流互鉴活动为抓手,搭建各民族交流平台。
五是着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实施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程,大力营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社会环境,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习和使用纳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目前,全县建成省级以上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2所,州级以上36所,学生使用国家通用语言率、学校使用国家通用文字宣传覆盖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