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绿春县是红河州的3个边境县之一,国境线长153公里。近年来,绿春县立足边境实际,以加快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为契机,全力实施“组织强边、和谐稳边、富民兴边、开放活边、守土固边”的“五边行动”,实现边疆稳固、边境和谐、边民幸福。
组织固边。持续巩固和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成果,不断夯实党在边疆执政的思想根基。全县7个边境村委会48个抵边村民小组建立了46个农村党支部和2个非公经济组织党支部,实现了“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聚焦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创建省级规范化党支部3个、州级规范化党支部11个,抗击疫情中在61个防疫一线设置党员先锋岗171个,组建8035人的以疫情防控、边境巡逻、政策宣传为主的国门党员先锋服务队801支,让党旗在边境一线高高飘扬。以“青年人才党支部”为引领,从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务工返乡青年等群体中培育基层党支部后备力量329名,为兴边富民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
和谐稳边。绿春县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族儿女高举党的旗帜,不断奏响“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主旋律,同心绘就边疆民族团结进步新画卷。截至目前,该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省、州级示范单位96个、模范集体4个、模范个人5人、示范家庭220户。
产业富边。绿春县把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深入开展国家有机农业示范县和“绿色食品牌”创建工作,统筹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累计发展橡胶、茶叶、草果、八角、胡椒、梯田红米等绿色产业132万亩,全县茶叶面积24.5万亩,2019年跻身“中国茶叶百强县”,2022年入选云南省重点帮扶县“一县一业”(茶叶产业)示范创建县,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开放活边。积极探索构建“国门党建”新格局,切实加强中越睦邻友好、全面合作关系。2018年以来,积极参加省、州层面组织的互观互检活动15期220人次,县内组织互观互检活动8期300余人次。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国庆、州庆等重大节庆活动和“十月年”“长街古宴”“火把节”等民族传统节庆活动为载体,组织开展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民族团结进步系列文娱活动,促进各民族文化在各层次各领域的大融合大发展。建成3个边贸市场,形成“两集镇三市场”的格局。建成3个边境乡镇派出所服务大厅,提供一站式服务。
守土固边。为落实好“党政军警民”联防联控机制,抓实“民族团结、全民防控、基层治理”3项工程,绿春县健全完善“国门大党委”机制,用好用活强边固防突击队、抵边联防所队、党员先锋护村队、执勤队伍、网格长5支边境防控力量,全面推行“一村一辅警”“辅警任村干部”制,7名边防派出所民警担任边境村党组织副书记,每个边境村配备1名武装干事,组建党员先锋护村队801支,坚决守好国门、管好边境、固好防线、保障稳定,引领沿边民族走向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