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怒江州泸水市积极探索“非遗+”发展模式,将非遗、旅游、乡村振兴有机结合,通过实施“非遗+传承”“非遗+就业”“非遗+旅游”,构筑共有精神家园,打开群众致富新门路,为乡村振兴注入鲜活动力。
“非遗+传承”,提升乡土文化内涵。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将非遗文化保护成果展示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内容,建立民族文化陈列室、非遗传习馆、农民专业合作社、非遗就业工坊等,打造“一馆一特色”的非遗展示体系。充分发挥民间艺术团作用,开展非遗展演。举办“阔时节”“尚旺节”“傈僳族刀杆节”“澡堂歌会”等民俗节庆活动,大力宣传非遗文化,在传承与弘扬非遗文化中提升村庄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信,让非遗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增添动力。截至目前,泸水市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82项,非遗传承人78人。
“非遗+就业”,拓宽群众致富门路。通过举办培训班,非遗传承人“1+N”带徒模式培育乡土人才,进一步拓宽农村低收入家庭就业渠道,激活文化产业“一池春水”。近年来,泸水市举办傈僳族民歌演唱、傈僳族舞蹈、麻纺织技艺等培训11场次,培训412余人次,打造一批新时代非遗匠人。尤其是水沟头非遗就业工坊,采用“非遗工坊+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将零散的家庭作坊联动起来,帮助留守妇女、陪读妇女实现照顾家庭、盘活农田、就业增收“三不误”,有效解决了就业、增收与稳定难题,探索出了一条“非遗+就业”的路径。
“非遗+旅游”,注入强劲发展动力。泸水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非遗文化和旅游相互融合发展,辐射带动民宿、特色餐饮、傈僳族歌舞表演等项目,独具魅力的非遗文化给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让村民牢牢端上“旅游饭”。目前,水沟头非遗就业工坊年接待游客300余人,工艺品销售和旅游创收达27万余元。组建了新建村文艺队、泸峰艺术团、鲁祖刀杆队、百花岭多声部等一批特色文艺队开展非遗展演。“爱上手抓饭”“跃进桥火烧鸡”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餐饮客栈逐步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