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刊文点赞剑川木雕

来源:大理州民宗委       发布时间: 2023-06-29 18:32:32       【字体:大    中  

近日,《人民日报》刊文《老手艺绽放新魅力》,点赞剑川木雕精雕细琢、素木生花。

近年来,大理州剑川县依托“中国木雕艺术之乡”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木雕产业发展与技能人才培养的切入点,按照“聚焦乡土,传承手艺,形成品牌,服务大局”的思路,着力在技能人才培养上下功夫,不断开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新局面,实现“富口袋+富脑袋”,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2019年“剑川木雕”劳务品牌成为全国20个劳务品牌之一,2021年“剑川木雕”被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认定为20个云南技能品牌之一。截至2023年5月,全县技能人才总量已超过9000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比超过6.22%。

强化协调配合,建立联动机制。设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多部门联动、全方位协调的责任机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安排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建立目标任务考核评价制度,明确目标、制定计划、落实到人,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城乡一体、全社会广泛关心支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格局。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培育能工巧匠。先后与中央美术学院、云南技师学院、大理大学等一批高校,签订剑川木雕人才中长期培养协议。依托与中央美院对口帮扶战略合作协议和云南大学“县校合作”等机遇,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开展美术工艺、工匠技艺、农村实用技术等方面的专题培训。先后选送9批次100名技能人才到中央美院学习。同时,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到剑川开展讲座、授课20多场次,培训超过2500人次。截至2022年,全县共有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首席技师8人,“云岭技能大师”4人,“云岭技能工匠”9人,省级农村乡土拔尖人才8人;大理州“洱海之光”人才6人,苍洱人才霞光计划“青年技能人才培养专项”培养对象11人;2022年8月在剑川县木雕艺术小镇成功举办大理州第十一届职工技术技能大赛,将竞赛理念融入日常的生产技术中,推动各类技艺高质量发展。

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形成技能成才浓厚氛围。出台《剑川名匠评选办法》,对授予“剑川名匠”荣誉称号的人员,一次性奖励10000元,列入剑川县参加国家、省、州级各类人才评选后备库。连续3年开展“剑川名匠”评选,累计评选“剑川名匠”38名。同时,积极发挥传统建筑工匠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保护传承和发扬民族特色传统工匠技艺,动员建筑工匠参与县内古建筑修复建设项目,激活乡村振兴发展的原动力,制定了《剑川县白族传统工匠评选办法》,开展大木作师傅评选活动,评选出大师级14名、高级18名、中级23名。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