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市“五个聚焦”全力打造乡村振兴“腾冲样板”

来源:腾冲市民宗局       发布时间: 2023-08-10 18:23:32       【字体:大    中  

近年来,腾冲市充分发挥边境区位优势、好山好水资源生态优势及腾越文化优势,倾力打造乡村振兴的“腾冲样板”。

一是聚焦责任担当,打造组织领导“主引擎”。印发《腾冲市创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实施方案》《腾冲市农村居民持续增收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等系列工作方案,细化工作目标及工作措施。在全省率先谋划实施总投资38.99亿元的“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和产业振兴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20.8亿元。实行乡村振兴示范点挂牌制度,坚持一年一考核,一年一评比,实行淘汰制。建立健全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考核落实机制,将乡镇(街道)、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实绩考核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内容,对工作成效明显的乡镇(街道)和单位,在年度综合考核中给予加分奖励,在项目安排上给予倾斜支持。

二是聚焦特色产业,打造富民增收“好帮手”。按照“1+19+206”的工作思路,全力推进党组织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带动农民持续增收,全面提高农村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二季度全市共成立市级农民合作社联合社1个、乡镇级农民合作社联合社19个、村级农民合作社191个,实现营业收入3858.79万元。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全市中药材、肉牛2大特色产业和烤烟、茶叶、生猪3大优势产业规模化、产业化、绿色化水平不断提升,已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4户,家庭农场126个。2023年一季度腾冲市实现农业总产值22.47亿元,同比增长3.6%;农业增加值12.85亿元,同比增长3.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42元,同比增长4.9%。依托腾冲97个传统村落,整合生态环境和农业旅游资源,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火山热海、大和顺、高黎贡山、南部乡镇、边境风情5大文旅片区。2023年上半年举办知名赛事11场次,接待旅游人次904.25万人次,旅游收入108亿元,其中乡村旅游接待旅游361.71万人次,收入32.4亿元。

三是聚焦乡村建设和治理,打造生态宜居“新高地”。出台《腾冲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工作方案》,通过实施“六项行动”,持续推行“十户联防”邻里守望互助模式,充分发挥党员联系服务群众作用,着力构建“五治融合”的共建共治共享乡村社会治理新格局。进一步推广积分制、清单制、网格化治理等务实管用的做法,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持续推进乡风文明。在全省率先把6个抵边行政村建设成现代化边境幸福村。2022年和顺镇被评为云南省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示范乡镇,4个社区被评为精品村,25个自然村被评为美丽村庄;建成省级民族团结示范乡镇5个、示范单位52家。

四是聚焦人才引育,打造招贤聚智“强磁场”。积极利用腾冲科学家论坛平台开展“双招双引”工作,共签订本级招才引智项目22个,对外项目合作成效突出。2023年以来,按照“月有讲坛、季有论坛”的要求,举办各类讲坛、论坛、活动12场,参加人数3520人次。积极与清华大学对接,在腾冲市委党校挂牌成立清华大学乡村振兴远程教学站,助力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自建站以来,截至目前,共开展培训30期、培训人员207026人次;充分利用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珠宝学院、滇西应用技术大学腾冲校区的资源优势,大力培育行业应用型人才和各类乡村振兴人才。建立“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的高素质农民培育制度,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截至目前,共培育高素质农民2865人,2023年上半年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4.5万人次。

五是聚焦示范引领,打造乡村振兴“新标杆”。探索“银行+公司+部门+乡镇”模式,通过整合PPP项目、衔接资金、边境转移支付等项目资金,充分发动干部群众,在全市19个乡镇(街道)启动建设39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实行一季一调度,强势推进示范点创建,目前已有24个示范点创建为A级旅游景区、25个示范点引入市场主体,17个示范点已初具规模,示范带动效应明显,形成比学赶超抓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