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云南省开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十项行动”以来,结合金融支持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试点工作,怒江州因地制宜开展“再贷款+”模式,推动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打出一套支持贡山县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的金融“组合拳”。
草果变“金果”。结合乡村产业振兴“一县一业”产业布局要求,多部门联合建立草果产业“白名单”动态推送机制,通过一对一辅导涉农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草果产业的信贷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着力加大金融服务“草果微链”特色产业发展。自金融支持贡山县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试点启动以来,贡山县金融机构累计投放草果产业贷款3857万元,惠及市场主体281户。其中,贡山县金融机构创新运用“再贷款+草果微链”模式向198户农户发放贷款1480万元,支持草果种植、采收、加工等。
“一笔”撬动“多笔”。在央行再贷款运用过程中,积极推动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大央行再贷款与政策性贷款、拳头信贷产品的互补融合力度。近日,人民银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中心支行通过“先贷后借”等比例报账模式向怒江农商银行发放3000万元支农再贷款,专项匹配支持贡山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和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其中,运用“再贷款+金碧乡村振兴贷”模式发放贷款2245万元,惠及农户205户;“再贷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模式发放贷款718万元,惠及农户158户;“再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模式发放贷款37万元,惠及农户5户,多方位满足贡山县边境幸福村建设资金需求。
“信用”变“信贷”。目前贡山县的26个行政村均被评为“信用村”,实现三乡两镇“信用村”全覆盖。充分运用贡山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成果,致力将“信用”转换为“信贷”价值,将再贷款政策工具与信用体系建设深度融合,引导金融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有效提升全县农户信用贷款投放力度。怒江农商银行运用“再贷款+信用建设”普惠金融模式向365户农户发放信用贷款2980万元,撬动全县农户信用贷款占比达76.77%,有效提高了边境村农户贷款的可获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