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州勐腊县“五个互嵌”着力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来源:西双版纳州民宗局       发布时间: 2023-11-06 18:14:41       【字体:大    中  

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积极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是空间互嵌,推动实现各族群众和谐共居。推动“一轴二环四片区”的美丽县城布局、“11224”城镇化规划布局落实,推进城乡住房保障一体化发展,建成分配城镇保障性住房4539套,改造老旧小区3个,改造农村危房1851户,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大幅提升。重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建立流出地和流入地对接机制,加强“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在各乡镇、社区建立为民服务站,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各民族平等进入城市、融入城市。实施各民族互嵌式发展计划,持续强化与上海松江区、中老跨境劳务协作,促进各族群众跨区域双向流动。开展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创建省级、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5个,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共享的社会条件,引导互嵌式居住生活。

二是文化互嵌,不断增强各族群众五个认同。突出具有时代特色的中华民族视觉形象,通过挖掘各民族拥护国门、秘境雨林、农垦知青、象往之地、贡茶文化、中老铁路等交往交流的故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打造“彩虹泼水节”“勐腊(国际)贡茶文化节”等特色节庆文化精品,举办“只此新绿”勐腊专场作品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摄影美术展”“橡胶记忆”历史文化展等,展出作品600余件。创作傣族传统舞蹈《象往》、傣族章哈《新婚祝福之歌》、民俗特色歌曲《纯翠勐腊 桑康比迈》《各族群众来相聚》等音乐舞蹈精品50余个,建立傣族象脚鼓舞、哈尼族树皮衣、彝族民间芦笙舞等国家、省、州、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172项,以“南腊河·星光夜市”为主阵地,以“月月有节庆 周周有活动”为抓手,依托乡镇主题周、主题街区、主题集市等系列活动,吸引游客百万人次,增强各民族提升文化自信,促进各族群众增收,为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搭建更广阔平台。

三是经济互嵌,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大力扶持天然橡胶种植,种植面积占云南省的27.1%,干胶产量占云南省的44.15%,2023年云南省天然橡胶产业集群列入2023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创建名单。打造易武、象明高端普洱茶产业区,依托“古六大茶山”发展优势,积极扶持种植茶叶,茶产业成为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支柱产业。持续加强与上海松江区交流合作,引进2家企业到勐腊县开展茶叶、橡胶产业帮扶工作,共建产业园区,引入驻园区企业5家,协调新增落地投产企业5家,累计完成投资1.23亿元,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1549人。对接“浙商产业园”“央企入滇”等招商活动,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2.3亿元。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创新发展与铁路货运紧密相连的加工制造业,发展跨境贸易、跨境物流、跨境电商。依托3个国家级口岸、6个陆路通道,打造大湄公河流域综合性国际港口和物流集散中心,2022年,全县进出口贸易总额在全省25个边境县市中排名第一,推动各民族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四是社会互嵌,保驾护航各民族和谐稳定社会环境。开展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村改居”工作,在社区推行“管理网格化,服务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农村推行“党员+N”网格治理模式,积极引导各族群众参与社区自我管理和基层民主建设,将民族事务工作、维护民族团结、打击跨境犯罪等纳入村规民约体系,完成全县村规民约修订全覆盖,不断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各社区积极搭建教育引导、管理服务、权益保障、政策宣传、纠纷化解、扶弱济困等平台,延伸服务触角,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将“五老”“老庚”发展为“县际互帮、城乡互联、干群互系、村组互包”工作机制,着力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建立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联防联控机制。建设21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推动形成“县级领导挂重点乡镇”“机关+农村”“县级单位包村(居)民小组”结对挂钩支援模式,切实把工作触角延伸到治理末端。中共勐腊县委政法委获“平安中国建设先进集体”“全国党委政法委系统新时代政法楷模集体”。

五是心理互嵌,凝聚力量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针对党员干部,组织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五史”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相关知识;针对学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教材、教案、课堂等工作;针对各界代表人士,开展“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针对各族群众,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演讲、知识问答、现场问卷等相关活动。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我来讲”、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大家学”、文体活动“大家乐”,组织参观勐腊县解放纪念碑、傣族发展史展、易武普洱茶文化博物馆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制作民族团结汇报片、宣传片、短视频等100余部(个),在民族文化广场、商业街等建设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公园、主题街道、主题广场,让“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的思想深入人心,形成人人都是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者、促进者、践行者的良好氛围。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