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会泽县传承历史文脉弘扬水城扩红精神

来源:曲靖市民宗委       发布时间: 2023-12-28 18:54:54       【字体:大    中  

近年来,曲靖市会泽县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建立革命旧址保护修缮、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有机结合的保护传承体系,构筑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红色革命文化为基础的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集中连片保护修缮,提升古城功能品质。一是共建共享,做群众身边的贴心人。发挥各族群众主体作用,推动形成“自下而上”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模式,充分调动各族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善停车场、小游园、活动中心、公厕、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通过改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场所等方式,满足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各族群众的幸福指数。二是统一规划,做保护利用的探路人。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名城文化相结合,坚持“以文化人、化民成俗”,用“活”古城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好古城文化遗迹,挖掘历史名人与会泽的渊源,形成集红色旅游、民宿民栈、民俗风情于一体的旅游片区,讲好历史佳话,使之成为各民族民心相通、文化相融的桥梁,增进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历史文化传承。一是发挥独特优势,激活红色记忆。以“民族团结+”为载体,依托本土红色资源,通过图片、漆画、情景雕塑、主题文化墙等形式激活红色资源,通过现代科技,以图文、音视频及活态传承等方式再现传统文化,赓续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先后出版《会泽百家》《会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会泽小唱灯》等书籍和专著,公开发表图片1000余张,影视资料200多分钟,专题片10余部,在革命教育中搭起民族团结“连心桥”,铸就“红石榴”品牌的“根”与“魂”。二是传承非遗技艺,提升古城街区活力。会泽县境内拥有会馆、寺庙108座,特色民居65处,至今保存完整的馆藏文物还有8000余件,其中,国家级文物67件。近年来,建成非遗传承所58个、国家级非遗工坊2个,涉及省级非遗项目2个、曲靖市级非遗项目58个。其中,钱王“嘉靖通宝”获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在江西会馆开设洞经音乐会,定期演奏洞经音乐,传承非遗文化,营造古城街区活力。

借助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激发历史文化名城潜力。一是搭建旅游融情平台,融贯旅游线路,大力实施文旅强县战略。聚焦“旅游+古城保护”,打造集铜商文化、会馆文化等古建筑于一体的5A级旅游景区。围绕会泽古城、白雾历史文化名村及境内117座历史建筑、359株古树名木、344眼古井和5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文章。加味三乌胶配方及制作技艺、擀毡技艺、会泽海腔等被列为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二是整合资源,带动文旅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历史街区、传统古村落在文旅产业发展中的辐射作用,有机融合红色资源,精心打造独具特色的精品文旅线路。今年以来,共接待省内外游客52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8.8亿元。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