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碑村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毗邻勐康口岸,于2003年从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跨地迁入,共有户籍人口297户1194人,属于多民族聚居的边境移民安置村。2021以来,在挂包单位及村两委共同努力下,界碑村通过探索“五抓五提升”等举措,着力解决村干部能力不足、农户主体性不强、产业发展乏力和村庄治理低效等问题,扎实有序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
抓思想强化,提升内在凝聚力。近年来,界碑村始终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作为村庄发展核心主题,组织党员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制定宣讲计划、丰富宣讲形式,引导群众提高思想认识、汲取奋进力量。与挂包部门联合开展新春走基层慰问活动,举办建村二十周年庆典系列活动,引导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抓学习拓展,提升干事原动力。聚焦理论武装不深、知识储备不足、工作思路不广和学用结合不紧等突出问题,界碑村制定年度“第一议题”学习计划,持续推进联建共建、外出考察拓展、培优提能建设,将“强思想、提能力、拓视野”作为村组干部和党员日常管理、教育培训的基础性、长期性工作,一抓到底、常抓不懈。
抓网格重塑,提升组织向心力。紧扣打造村庄发展共同体目标,界碑村不断强化党组织存在感和向心力。按照大岗位制要求,整合村级组织岗位,明确清单、落实到人,构建村级治理体系。常态化开展党员“亮身份”行动,激励党员干部在村庄绿化美化、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等工作中主动作为,发挥示范引领。建立村干部与驻村队员“搭伙式”结对包片责任制,搭建“政策通”与“本地通”优势互补合作平台,做好政策“传声筒”、民意“听诊器”和党群“连心桥”。
抓项目建设,提升发展后劲力。依托界碑村紧邻勐康口岸优势和优质社会资源,近年来探索打造了一批边境贸易、物流仓储、餐饮民宿、民俗体验等产业,以第三产业带动一、二产业发展,助力群众增收致富。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紧扣现场观摩会、项目推进会、专项督查和领导视察反馈等提出的问题,及时梳理清单、形成整改方案、定岗定人落实,确保项目建设任务件件有人盯、层层抓落实,并整合村组干部、驻村工作队和乡镇专班等力量,组建项目建设委员会跟进项目建设,积极推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项目落地落实。
抓品牌擦亮,提升荣誉牵引力。近年来,界碑村不断总结宣传和推介“界碑经验”,擦亮“界碑品牌”,提升群众整体荣誉感、使命感;定期评选“优秀村组干部”“优秀共产党员”,发挥典型引领作用,让党员群众学典型、讲典型、当典型。把共建共治共享作为村庄共同体建设的基本理念,将集体打造和个人选树“双推进”,多措并举、齐抓共管,不断提升群众对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的知晓度、参与度和支持度。
普洱市委组织部派驻江城县界碑村驻村工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