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上午,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海埂会堂举行“砥砺奋进70年·德宏逐梦开新篇”——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现场 赵嘉 摄
德宏州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503.8公里,国土面积11526平方公里,辖芒市、瑞丽、陇川、盈江、梁河5县市,总人口132.1万人,居住着汉族、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傈僳族、德昂族等各民族儿女,少数民族人口占45.9%,是团结和睦的大家庭,是和谐美丽的地方、对外开放的前沿、强边固防的先锋。
资料图 钱明富 摄
1953年7月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成立
70年来
德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
感恩奋进、踔厉奋发
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70年来,德宏牢记党的关心关怀,衷心感党恩、永远听党话、坚定跟党走
一直以来,德宏都得到党中央、省委的亲切关心关怀。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主席在北京亲切接见德宏少数民族代表,中央民族访问团到德宏慰问指导。云南省委派出民族工作队到德宏指导帮助,提出景颇族、傈僳族、德昂族“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方案,得到党中央批准实施,成为全国民族地区“直接过渡”政策的诞生地。1956年,周恩来总理访问缅甸后从畹町回国,在德宏参加了中缅两国边民联欢大会,开启了中缅胞波友谊新篇章。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扩大沿边开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等重大战略,德宏作为祖国西南边疆地区、南向印度洋最前沿,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中得到快速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云南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给予亲切关心关怀,党中央、省委全方位、各领域给予德宏支持和倾斜,推动德宏各项事业全面发展、长足进步,德宏人民倍感温暖、倍感振奋。
德宏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组织开展“千堂党课下基层”“基层大宣讲”等活动,采取“五用五化”、农村“小喇叭”等形式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心关怀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遍德宏边疆村村寨寨、走进家家户户。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学习实践,筑牢德宏边疆忠诚于党的鲜明政治品格,全州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省委有要求、德宏迅速行动抓落实。全州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发自肺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70年来,德宏矢志不渝谋发展,建成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边疆
德宏州成立以来,大兴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基础设施从公路乡乡通、村村通,到实现环州公路高等级化;电力从3千伏输电线发展到500千伏输电线,成为全省首个、全国第二个农村电气化州(市);以被誉为“亚洲第一拦沙坝”的盈江浑水沟治泥石流大坝、瑞丽江大盈江防洪工程、龙江水库等为代表的水利工程相继建成。
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德宏迈上发展快车道,2015年,德宏第一条高速通车,路网、航空网、能源保障网、水网、互联网“五网”建设随之全面加速发力,在全省边境州(市)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如今全州公路总里程10037公里、农村公路8336公里、建制村公路通畅率100%;德宏成为全省首个拥有民用运输机场和通用机场的州(市),芒市国际机场吞吐量位列全省前列;大瑞铁路加快建设,“铁路梦”正在变为现实;水库109座,电站160座,累计外送电力1204亿千瓦时。德宏正成为中缅输油气管道、中缅铁路、公路、航空、电力、通讯等综合立体国际大通道的重要门户枢纽。
德宏州连续22年成为全省唯一粮食净调出州(市),农产品销量位居滇品入沪第一,以鲜食玉米、冬早蔬菜等为代表的冬农产品90%以上远销东部地区,贡米、咖啡、坚果、蓝莓、柠檬、茶叶等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牌效应不断增强;蔗糖全链条发展走在全省前列,纺织服装全产业链聚集发展,电冶、建材、食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产业加快壮大;珠宝红木、边关文化、免税购物、观鸟体验、民俗风情、特色小吃、康体养生等成为德宏旅游的靓丽名片。
开展“当面见企业”等优化营商环境,中粮、国家能投、中电建新能源、上海联九、鹏欣、雅戈尔、美欣达、中疆科技、新安化工等大型央企、民企、头部企业、500强企业纷纷入驻,市场主体发展到17.62万户。德宏经济发展后劲充足、活力充沛。
资料图 郑山河 摄
70年来,德宏开边境贸易之先河,成为中缅经济走廊门户枢纽
开放历来是德宏的鲜明特质。1952年,畹町获批新中国首批国家一类口岸,探索开展边境小额贸易。改革开放初期,德宏就全境开放为“边境贸易区”,率先在全国开展以大规模边贸为主的对外贸易,创造了“全国边贸看云南、云南边贸看德宏”的辉煌成就,之后国家和省持续加大对德宏沿边开放的支持力度,相继在德宏开放了三个国家一类口岸、两个国家二类口岸、20条贸易通道,设立了瑞丽和畹町边境经济合作区、姐告边境贸易区、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德宏片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瑞丽沿边产业园区等国家级开放平台,成为我国沿边地区拥有各类特殊经济功能区最齐全的州(市),德宏驶入沿边开放快车道。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作出“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的重要指示。德宏州立足区位优势,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扩大和深化沿边开放,大力发展口岸经济,瑞丽试验区地区生产总值等多项指标连续多年位列全国首批3个试验区第一,自贸试验区德宏片区完成134项改革试点任务、20项案例在全国全省复制推广,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突破1200亿元、位居全省沿边州(市)第一,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2.1%,对缅贸易额常年占滇缅贸易额的三分之二。
德宏作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访缅成果的主要承载地,成功开行首班西部陆海新通道跨境铁公联运班列,国际航空客货运全面开通运营,跨境农业合作有效促推两国边民持续增收,跨境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试点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与缅全方位多形式交流交往,设立6个驻缅商务代表处,创办了全国唯一的缅文报《胞波》,与缅甸轮流举办了19届中缅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打造了跨喜马拉雅发展论坛、中缅智库高端论坛、中缅胞波狂欢节、“一马跑两国”中缅瑞丽—木姐国际马拉松等区域性国际交流交往活动品牌,与缅甸在教育、卫生等领域开展了大量“小而美”的民生项目,建成一批国门学校、国门医院,中缅民心相通的坚固基础更加夯实,胞波情谊历久弥新。
资料图 图源:德宏网
70年来,德宏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边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
德宏州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吹响了扶贫开发、兴边富民的号角,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实现了州内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整族脱贫,区域性整体贫困和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农民增收攻坚战,组织干部和农技人员“进村下田”支农助农,健全完善农业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今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89元,今年截至目前脱贫户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13495元、同比增幅22.9%、排全省第一,建成57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
如今,德宏州有两所高校、289所中小学,学前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毛入学率分别提高至93.1%、97.68%、92.02%,德宏成为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的优质生源基地。
德宏州代表国家通过世卫组织(WHO)消除疟疾认证,彻底甩掉历史上“瘴疠之区”帽子;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人数、开放床位数分别提高到2.95人、3.75人、7.69张,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村)”。
建成6个国家级综合实验站、4个国家级种质资源库、35个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荣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在德宏的土地上创作出《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月光下的凤尾竹》等名曲,傣族孔雀舞、景颇族目瑙纵歌等14项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傣族剪纸、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70年来,德宏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绿色生态成为德宏最鲜明的底色
德宏州大力推进国土绿化,实施城乡绿美行动,广泛开展“绿美德宏、人人植树”,森林覆盖率67.45%、城市建成区绿地率一年来提升6.15个百分点。推进美丽县城、美丽乡村建设,建成1个国家级园林城市、19个国家级传统村落,1个省级园林城市、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18个省级美丽河湖,荣获“中国十佳魅力城市”,“中国犀鸟谷”成为全国生态品牌。
生物多样性保护卓有成效,全州已知野生动物1000余种、16种为德宏独有,野生鸟类全省最多、占全国半数,是全国菲氏叶猴、天行长臂猿、犀鸟等珍稀物种种群分布最多的地区,高等植物种类占全国五分之一、39种为德宏独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绿孔雀、彩鹮以及消失90余年的珍稀濒危鸟类黑腹蛇鹈再现德宏,盈江柳安植物在我国首次被记录。
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全省最优,德宏成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因地制宜壮大“美丽经济”,把德宏的“美丽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全省首批91张林业碳票在德宏颁发。
凯邦亚湖 岩晓 摄
70年来,德宏扛牢为国守边神圣职责,边疆治理加速迈向现代化
德宏州不断加强边境防卫、管理和建设,安边、兴边、强边、睦边、控边各项措施多管齐下,有力维护了边境安全繁荣稳定。德宏承担了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全国唯一试点,经受住了处理边境系列复杂问题的考验检验,形成“德宏模式”在全国复制推广。新冠疫情发生后,全州党政军警民齐上阵、共抗疫,顶住了巨大的外防输入压力、守住了边境防线,实现“零外溢”“零死亡”,国家工作组评价“为全国疫情防控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国家媒体评价“体现了政治担当”。
近年来,德宏州历史性构建管边控边新格局,全面建成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筑牢从边到村、到城、通道、境内外联防一体化“五道防线”,形成扛牢撑稳祖国西南安全防线的德宏铜墙铁壁,今年以来侦破跨境违法犯罪案件数、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较疫情前分别下降65.6%、15.5%,毒品案件数近40年来最低,城市污水毒情监测值降至历史最低,实施打击跨境违法犯罪“防偷渡”“禁参与”“固网格”“强打击”“志愿服务”等专项行动,“有边无防、有边难防”的困境一去不复返。
创新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深化“五户联防、十户联保”,推行“网格化+双积分”制,党员、群众争当守边固防、增收致富、文明守法、防灾减灾的先锋模范,边境村人人成为“放牛也是放哨、耕地也是值守”的守边卫士,“10联户”网格管理、网格群防避险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
坚持“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域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德宏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在全国交流。
平安法治德宏建设扎实推进,扫黑除恶受全国表彰,建成“傣汉双语调解室”“金孔雀调解室”等一批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基层法治品牌,边境地区涉外矛盾纠纷多元调处机制在全国推广。现如今,“平安德宏”已成为边疆各族群众幸福生活的坚固基石。
70年来,德宏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千里边疆筑牢党建长廊
各级党组织围绕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边疆稳定、改善民生抓党建,加强边疆基层党建,建设以国门党建、“红旗飘飘”工程等为代表的边疆党建长廊,夯实党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如今,德宏党组织已发展到5886个,党员77342名。
鲜明树立重一线、重实干、重实绩、重公认的用人导向,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强边固防、经济发展、沿边开放等重点一线锤炼选用干部,推动干部能上能下,敢为敢闯、干事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
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大兴调查研究,组织开展资源大普查、政策大调研、问题大起底,干部作风全面转变、机关效能全面提升。
深入推进“清廉云南”建设系列行动和正风肃纪反腐“雷霆行动”,刹歪风、树正气,惩贪腐、肃流毒,政治生态风清气正。
扎实做好强基固本工作,强组织、建阵地、聚人心、固边疆,支部建在卡点上、组织进到楼栋里,形成党建人心工程、强边固防“六个一”、党建引领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等德宏党建品牌,党旗在急难险重的一线高高飘扬、党徽在群众需要的地方闪闪发光,党在边疆德宏的执政基础坚如磐石。
发布会上
还有这些精彩问答
德宏州成立70年来,在保障改善民生方面有哪些成果?
基础设施显著改善。高速公路从无到有、直通口岸,率先在全省沿边州(市)中实现“县县通高速”。全州公路通车总里程从1952年的119公里增至2022年的10037公里,乡镇通油路、行政村通公路、自然村通硬化路实现100%。大瑞铁路、沿边铁路加快推进。芒市机场升格为国际口岸机场,开通2条国际航线、21条国内航线,货邮吞吐量、旅客吞吐量在全省排名前列;陇川通用机场建成投入使用,德宏成为全省首个同时拥有民用运输和通用机场的州(市)。“宽带乡村”全面实施,实现5G通信和无线网络城乡广覆盖,宽带网络覆盖率100%。麻栗坝、勐板、勐典等水库建成投入使用,瑞丽江、大盈江等河流治理取得明显成效,饮水安全得到全面保障。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8.42%,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垃圾焚烧发电设施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县级以上城市建成面积达到72.37平方公里,创建1个国家园林城市、1个国家卫生城市。
居民收入大幅增长。全州地区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2653万元跃升到2022年的587.12亿元,增长268.8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92年的2226元增加至33329元,增长14倍;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87元增加至13175元,增长150.4倍。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全州15.25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整族脱贫,区域性整体贫困和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2022年全州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4365元,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科教事业突飞猛进。历届州委、州政府始终把科教作为提高民族综合素质,推动德宏经济社会发展的奠基工程,着力实施“百年大计”和“科教兴州、人才强州”战略,健全从幼儿园到高校的教育体系。全州中小学在校学生从1978年的136309人增加到2022年的277515人。2022年,全州学前三年儿童入园率93.1%、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7.6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2.02%,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边疆各族群众“有学上”“上好学”的期盼成为现实。科技事业实现以农业科技为主的大发展,创建1个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和一大批科普示范园、示范村、示范户,科技贡献率持续提高。
医疗卫生稳步提升。医疗卫生机构由1978年的164个发展到2022年的547个,专业卫生人员由1978年的1570人增加到2022年的11221人,病床数由1978年的2030张增加到2022年的10160张。人均寿命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8岁增至75.23岁。截至目前,全州建成省级重点专科24个,新建薄弱专科16个。7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基本标准,基本实现基层群众头疼脑热在乡镇、村解决。
社会保障更加有力。改革开放至今,“社保”这一张幸福网在德宏实现了从“有”到“密”的转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德宏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入快车道。全州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从2012年末的60.70万人扩大到2022年末的79.24万人,增长30.54%;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从4.8万人扩大到2022年的7.45万人,增长55.21%。建档立卡贫困户等4类重点对象实现“危房不住人,住人无危房”。2012年以来,累计救助困难群众1942.38万人次,发放困难群众救助补助365.62亿元。完成老旧小区改造421个小区,棚户区改造20449套,建成保障性住房26699套。全州已建有128个养老服务机构,实现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100%,县级失能照护机构覆盖率达100%,乡镇、街道范围具备综合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覆盖率达55%;79家托育机构提供服务,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2.95个,婴幼儿照护者接受科学育儿指导率达75%,“一老一小”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进一步提升。
公共文化繁荣发展。德宏有着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始终秉持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对外宣传展示德宏独具特色的文化美。着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州级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三馆”建成投入使用,实现了州、县(市)、乡(镇)、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全覆盖,广播人口覆盖率达99.85%,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9.63%。目前,全州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8个;成功申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4项、38项,傣族剪纸和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作为子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建成“七彩云南”德宏国际艺术创作基地,打造了精品舞台剧《刀安仁》《目瑙纵歌》,拍摄制作《发现德宏》纪录片和《打开世界的门》全域旅游宣传片,出版发行《德宏美丽密码》《草木记》《飞鸟集》《文化德宏》等一系列文艺精品。依托文化魅力,今年德宏成为全网蹿红速度最快的小众旅游目的地之一,上半年接待游客1435.71万人次、同比增长96%,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54.6亿元、增长96.92%。
德宏州将举办的庆祝德宏州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有哪些内容?
第一项活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成就展。这项活动今年7月就开始在德宏州博物馆举办,一直将持续到明年1月,所有工作日都免费向公众开放。成就展展厅面积503.8㎡(503.8也正好是德宏州国境线的长度),共设“改天换地、日新月异、跨越发展、砥砺奋进”4个篇章。同时开通了线上观展,可以通过微信搜索“时光里的德宏70年”小程序,进行线上观展,体验感悟边疆民族地区70年来砥砺奋进的生动实践。
第二项活动:举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新闻发布会,把德宏在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沿边开放示范区、乡村振兴示范区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展现给大家。
第三项活动:美丽德宏——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巡演。10月16日上午9时到12时,将在德宏州的首府芒市城区主街道举行德宏州成立70周年巡演活动,参演人员主要是德宏州的各族群众、学生、各行业以及各县市代表,共1700多人。巡演分“万鼓齐鸣开盛世、民族团结一家亲、德宏明天更美好”三个篇章,由6辆彩车、28个方队组成,把具有德宏民族特色歌舞表演、非遗展示、德宏70周年发展变化、群众游客参与互动等串联起来,充分展示德宏70年来在“社会治理、民生改善、民族团结、和谐进步、开发开放”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第四项活动:中央民族歌舞团慰问演出。为庆祝德宏州成立70年,国家民委专门安排中央民族歌舞团带着党中央、国务院对边疆各族儿女的关心、关怀来到德宏,在城市、农村、景区分别进行三场演出,10月16日晚上8时,在德宏州AAAA级景区芒市傣族古镇向广大市民慰问演出;10月17日下午3时,深入一线村寨德宏芒市风平镇介桃村向村民开展慰问演出;10月18日晚上8时,在德宏芒市广场开展主场慰问演出。
第五项活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专场文艺晚会。10月17日晚上8时,在芒市广场举行《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德宏》为主题的专场文艺晚会,届时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来宾和全州各族群众以及关心关注德宏州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朋友献上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
第六项活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安排在10月18日上午9时,在德宏州体育运动中心体育场举行,由“入场式、大会、文艺演出”三部分组成。
除了6项官方主办的主题活动外,全州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团体也借助德宏州成立70年的契机,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一方面全州各级各部门结合部门本职工作,开展书画摄影、征文、演讲等各类活动;另一方面各类民间组织、协会也都会利用庆祝德宏州成立70年的机会,举办各种美食节、运动赛事、民俗体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民族团结进步伟大跨越的70年,德宏州取得了哪些成就和亮点?
第一个方面,光荣的历史,奋进的今天。
德宏各族人民历来很有家国情怀,1875年,英国侵略者擅闯边境,德宏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御外敌,把侵略者赶出国门、赶出中国大地,这就是震惊中外的“马嘉理事件”。抗日战争时期,德宏各族人民与全省20余万民众用血肉之躯筑起被誉为“抗战输血管”的滇缅公路。1950年,德宏全境和平解放,毛主席亲笔题赠“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团结起来”的锦旗。1952年,省委民族工作队经过深入调研,创造性提出“和平协商”与“直接过渡”的土地改革政策,成为中国特色正确解决民族问题的典范。1956年,周恩来总理和缅甸吴巴瑞总理在德宏芒市共同主持中缅边民联欢大会,书写了“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中缅“胞波”友谊的外交史话。改革开放初期,为了让边疆民族地区尽快富起来,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给德宏先行先试的特殊政策,创造了“全国边贸看云南、云南边贸看德宏”的发展奇迹。2020年,习近平主席首访缅甸,中缅两国宣布共同构建命运共同体,促进两国团结进步。德宏作为对缅交流最频繁,基础也最深厚的前沿地州,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责任更重大、使命更光荣。
1983年,《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条例》规定,每年10月为“民族团结月”,不间断地开展了40年的“民族团结月”活动。州委出台文件规定每5年召开一次全州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截至今年,共召开了8届。目前,德宏州已创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盈江、芒市创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瑞丽银井小学、银井边防检查站创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创建成首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同时,涌现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43个、模范个人67名。
第二个方面是,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德宏州成立70年来,把国家帮助、发达地区支援与自力更生有机结合,彻底改变了德宏州一穷二白的面貌。航空梦、高速梦早已实现,铁路梦也即将实现;村村寨寨提前通了硬化路;过去,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现在,家家户户是干净安全的自来水;过去,处处是茅草房、叉叉房,现在都住上了崭新的砖瓦房、山清水秀的农家小院;过去,读不起书、看不起病,现在,就近能上好学校、不出村能看好病;过去,刀耕火种,现在,机耕机种机收;过去,收入靠种庄稼、交易靠路边摊,现在,牛棚变客栈、电商卖产品、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如贫困发生率曾高达50%以上的盈江县石梯村,通过发展观鸟旅游业,实现年直接经济收入1000多万元,参与户年收入15万元以上。“石梯经验”成功入选“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十佳公众参与案例,在COP15新闻发布会上被专家特别介绍。
第三个方面,交往交流交融成为各族群众的自觉行动。
在德宏,多民族共居一个村寨,各族学生同校同班,一个家庭有多种民族,一个单位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德宏的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盈江有一个叫五和家园的易地搬迁点,是德宏州5个世居少数民族从不同的乡镇搬迁在一起的新村。这里,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不分彼此、其乐融融,完全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生动真实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缩影。
德宏州积极推动海峡两岸的交往交流交融,每逢泼水节、目瑙纵歌节等节庆,都会邀请台湾代表团前来同欢共庆。在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中,德宏首家创建成“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交流与合作基地”,瑞丽市、芒市风平镇、瑞丽台丽集团被授予海峡两岸交流与合作示范市、示范乡镇、示范企业称号。
在德宏,春节、中秋节、端午节、国庆节等是各族群众心驰神往的节日;而泼水节、目瑙纵歌节等不仅仅是本民族的节日,也是大家共同的节日。节日期间,来自五湖四海的各族人民共唱一首歌、共跳一曲舞、共用团结餐,展示的是各美其美的优秀少数民族文化及美美与共的中华文化,体现的是“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生动场景。
在德宏,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仅是党委、政府的事,也成为每个家庭、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现在城乡不同民族的小朋友乃至本民族小朋友之间交流用的语言是普通话,连带孩子的少数民族爷爷奶奶和小朋友交流也在用普通话。
第四个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根植于德宏各民族的心灵深处。
德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项目化、清单化、具体化。如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纳入党校、行政学校核心教学课程。在全省,率先成立德宏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建成德宏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有专人负责,有专项资金保障。开通“民族团结进步”号公交车,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广场、街区,树立民族团结进步誓词碑,边境村寨常年悬挂国旗,抵边村和宗教活动场所不定期举行升国旗仪式等等,形成时时处处可感可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局面。
在德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仅印在脑海里,更体现在行动中。在边境疫情防控大战大考中,德宏各族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身在边疆、心向中央,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更多详细内容
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
看发布会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