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菜品,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智慧结晶、文化精华。它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品质的体现。
楚雄彝族自治州民族风情浓郁,彝族文化多元多彩,极富个性和独特魅力,其中的非遗菜品、产品多种多样,一个非遗菜品就有一个故事,多个非遗菜品的产生、传承和发展,形成了楚雄特有的饮食文化。目前,楚雄州已有不少于130种非遗菜品。
云泉豆瓣酱
源自楚雄市的非遗美食——云泉豆瓣酱,以蚕豆为主料,经加工去皮脱壳成瓣,再经科学制粬,自然发酵,陈酿八个月以上,具有色泽鲜亮,酱香味醇厚,入口细嫩化渣的特点,是风味独具的调味品或直接佐餐食用的食品。
云泉豆瓣酱的制作技艺起源于清朝康熙年间,传承了楚雄当地制作加工方法,并延续和不断改良,特有的生产工艺独具特色,至民国初年,楚雄当地腌制豆瓣酱达到鼎盛时期,民间作坊多达百十家。1958年7月起,楚雄云泉酱园有限责任公司以企业工厂传统制作工艺方式传承至今,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产品,每一勺的云泉豆瓣酱,都是历经岁月沉淀的美味,是非遗技艺的结晶。
传统工艺制作的云泉豆瓣酱不仅保留了豆瓣特有的口感和品质,还富含营养元素,既可用于炒菜、拌面,也可作为蘸料食用。
近年来,楚雄州不仅在做好每一种非遗菜品的记录和保存工作上下功夫,还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宣传,提高非遗菜品的认知度和知名度,培养更多的传承人和爱好者,引入现代元素和技艺创新传承舌尖上的“非遗”,使非遗菜品更具时代感和吸引力。
“非遗菜品,吃到嘴里是食物,可品的是文化。”楚雄州文化和旅游局非遗科负责人、非遗保护专家白爱荣表示,楚雄州将依法保护好非遗菜品的知识产权,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使非遗菜品不断流传与发展,为后人留下珍贵的文化遗产,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