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和芦笙有多配?
这可不是音乐界的“暗黑料理”
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一个名为老达保的拉祜族村寨
吉他和芦笙相辅相成
共同奏响快乐的歌曲
很多人对拉祜族的印象,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电影《芦笙恋歌》——在澜沧江畔,拉祜族姑娘娜娃和拉祜族猎手扎妥相亲相爱,却因战争分离。再度相遇,已经变成“野人”的扎妥被娜娃吹奏的芦笙恋歌唤醒,这对情侣终于团聚。
《芦笙恋歌》应锦媛 摄
电影中反映的拉祜族对自由的渴望,对压迫不屈的反抗精神,以及当地独特的风土人情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电影插曲《婚誓》更是传唱大江南北。
电影名中的芦笙,是拉祜族的传统乐器。在拉祜族歌舞保留最多和拉祜族传统文化保存最完好的老达保村,几乎人人都会吹芦笙、跳芦笙舞。
这种古老的乐器,有上千年的历史,主要以竹子、葫芦、蜂蜡为材料制作,制作工艺以家庭为单位代代相传,搭配上芦笙舞,是拉祜族人表情达意的重要承载。这里的孩子们从小耳濡目染,会走路就会吹芦笙、跳芦笙舞。
各种规格的芦笙实物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老达保已经成为澜沧两个4A级景区之一,民族歌舞表演是村民们招待远方客人的重要内容。在舞台上,除了芦笙,村民们还会带上“吉他”。
老达保村近500名村民,有9位非遗传承人,300多首原创拉祜民歌,吉他200多把,芦笙更是不计其数。一个村子就是一支乐队!虽然从未受过专业的训练,但村里近八成村民都会弹奏吉他。
老达保村吉他弹唱
这就不得不提到当地拉祜族芦笙舞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石开。李石开12岁起就跟着父辈及民间艺人学芦笙舞和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在外学习时,他看到有人弹吉他,就不断向老师请教,自己买了吉他,把吉他和拉祜族民歌结合起来弹唱。
这一搭配,意外发现吉他的节奏感与拉祜民歌非常配,于是,吉他这种西洋乐器就被乐意接受新兴文化的拉祜族儿女广泛应用在自己的演奏和创作中了。1984年,李石开把第一把吉他带回了家乡,1986年,当地有了8把吉他。
“拉祜百灵鸟”李娜倮
老达保成立了拉祜雅厄艺术团,走出了艺术家李娜倮。从2005年开始,李娜倮带领艺术团走出拉祜山寨。2006年初应邀参加了云南省春节联欢晚会,4月又在昆明国际旅游节开幕式中,唱响了红遍祖国大江南北的《快乐拉祜》,谱写了“幸福的达保、快乐的达保、团结的达保”的民族乐章。接着,他们又跨出彩云之南,走遍神州大地。2008年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倾国倾城》《魅力十二》《我要上春晚》等栏目录制节目。他们将《快乐拉祜》《实在舍不得》《真心爱你》《新年快乐》等歌曲拍成MTV,让全国的观众都能听到拉祜人民快乐的歌声。李娜倮和老达保雅厄艺术团先后走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繁华的大都市,在天安门广场、故宫、长城内外、国家大剧院等地唱响《快乐拉祜》,李娜倮的团队也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外媒关注,应邀前往日本等国演出。
吉祥的日子我们走到一起
共同把心中歌儿唱起来
蜜样的幸福生活滋润着我
拉祜人纵情歌唱
欢乐的日子我们走到一起
举杯把祝福歌儿唱起来
祝福你幸福吉祥天天快乐
拉祜人纵情歌唱
……
本土的,西洋的
传统的,现代的
语言不通,文化不通
但是音乐共通
梦想,也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