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破晓,云蒸雾绕,各地游客纷纷聚集在知子罗各个酒店、客栈和易地扶贫安置点观景台上,感受云雾从峡谷升腾飘荡云端的奇观。
被誉为“云端村寨”的知子罗,曾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州府和原碧江县委、县政府所在地,一度是怒江流域的中心城市,人马云集,繁盛一时。1974年,怒江州府搬迁到六库。后来,碧江县被撤销县制,知子罗成为怒江州福贡县匹河怒族乡的一个行政村。繁荣的高山云端城市变为安静的村庄,保持着二十世纪七80年代的模样,“八角楼”、政府办公楼、驻军营房、新华书店、交通局、体育场等老建筑保留至今,被人们称为“记忆之城”。
近年来,伴随着怒江美丽公路建成通车、怒江州乡村文旅产业深入推进,知子罗旅游设施日渐完善,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成为怒江州最负盛名的网红打卡地。
时至正午,挂着川、渝等牌照的车辆陆续驶入与知子罗村山林相连、有中国最美村寨美誉的老姆登村。
老姆登除了皇冠山、高山茶园等风景和怒族肉拌饭、琵琶肉等美食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怒族达比亚舞”、怒族民歌“哦得得”和“口弦乐”等民族文化,也是怒江民族文化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近年来,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色和丰富多彩的传统民族文化,福贡县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帮扶下,倾力打造老姆登·知子罗AAAA级景区,建设老姆登·知子罗景区旅游产业公路和换乘中心,开展村容村貌整治,举办“沪滇情·民族风”首届怒江峡谷文化周活动,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使老姆登、知子罗村旧貌换新颜,成为八方游客想来、想再来、想留下来的旅居目的地。
“我在花开的六月,和你看山花浪漫,我用一千朵野花,为你做花的衣裳,挂在七莲湖上……”夜晚,传统怒族民居江家小院里,一首《七莲湖》回荡在夜空,拉开了“老姆登之夜”怒族非遗文化展演的序幕。
炙热的火塘边,用木板搭起的小舞台上,老姆登民族传统文化传习馆“小惠传习馆”负责人春丽晓慧和丈夫江晓春弹起琴,吹起口弦,唱起怒族情歌。游客们或坐在木制小条凳上,或倚在种满兰花的围栏边,品高山云雾茶,吃当地人自炒的苞谷花,把酒言欢,听民谣和当地民族音乐的碰撞,体验怒江大峡谷高山村寨夜晚独有的浪漫。
“这里的山静美,村民热情好客。在这里观云海,徒步看茶园,尝当地美食,听歌谣,跳民族舞,这样的旅游才是最惬意的。”四川自驾游爱好者施永说,住在山寨,听一曲来自云海深处、原生态纯自然的怒族、傈僳族天籁之音,探秘以能歌善舞、能弹善奏著称的怒江少数民族文化,感受“秘境怒江·户外天堂”的魅力,成为他旅程中最深刻的记忆。
在农文旅融合发展路上,老姆登·知子罗景区组建了非遗表演团队,推出“非遗展演+篝火晚会”,每晚在小惠传习馆、150客栈庭院和怒族达比亚广场开展非遗文化传承和展演活动,乡亲们与游客一起围着火塘载歌载舞,让非遗与旅游牵手,打造出新的乡村夜间经济,提高了旅客对当地文化的体验感,也为非遗文化开辟了活化路径,激活了乡村旅游新动能。
如今,老姆登·知子罗景区农家乐、客栈、民宿超过40家。每年有超过10万人次游客来老姆登·知子罗景区旅游观光,体验少数民族特色文化。
“这是一片净土,养生养心的好地方,是真正的诗和远方。”施永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