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居住在红河南岸的瑶族人民创造出了多彩而独特的民族服饰文化,其款式繁多、色彩斑斓、图案古朴、工艺精美,这些服饰图案不仅具有实用价值,且充分反映了瑶族独特的审美文化。
红河县瑶族系蓝靛瑶,自称“秀门”,他称“蓝靛瑶”,蓝靛瑶因善种染布用的植物蓝靛而得名。
清末民初,红河县瑶族由元阳、绿春等地迁入,散居在甲寅、石头寨、车古、架车和阿扎河等乡镇的10个自然村。瑶族村寨位于海拔1700米至2000米之间的密林向阳坡,周围竹木叠翠,风景秀丽。
瑶族服饰一直保持本民族传统特点,尤其在男女衣着上更为明显。男女老少服饰均为长衣长裤型,穿靛染的青色衣服,妇女和儿童的服装擅用红色丝线、各色毛线、彩珠、银饰品搭配。瑶族妇女善于刺绣,在衣襟、袖口、裤脚镶边处都绣有精美的图案花纹,因地域分布、支系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衣着随年龄而定。瑶族男女长到十五六岁要换掉花帽改包头帕,标志着身体已经发育成熟。
瑶族服饰五彩斑斓的传统纹样,不仅与瑶民族所处的生态环境有关,而且与瑶族众多的文化相关联,汇聚着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