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班老:集体有“活钱” 村民增收入

来源: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班老乡人民政府       2024-01-08 10:03:31       【字体: 大    中  

“勐弄自然村七成土地都流转了,换来的是产业组织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吸引了农业龙头企业、田园综合体项目落地,今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突破了100万元,比去年翻一番。”看着村里的辣椒挂满枝头进入了采摘期,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班老乡班搞村党总支书记王强高兴地说。

近年来,班老乡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扎实推进边疆党建长廊示范建设和打造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的硬指标、“金钥匙”,通过党建引领,探索推行项目建设带动一批、自主经营创收一批、资产收益保障一批、其他渠道补充一批“四个一批”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班老做法”,实现集体有“活钱”、村民增收入,为乡村振兴插上“金翅膀”。

党建引领 注入集体经济发展红色动能

“村集体经济薄弱是农村发展的瓶颈,过去村里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活动没人来,凝聚力和号召力都比较弱。”班老乡党委委员、组织委员李梦玉说。

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近年来,班老乡通过完善“乡党委—村党(总)支部—党员中心户”的组织体系,构建“1+10+N”网格化帮扶模式,按照每名党员干部联系10名示范户和创业致富能手、每名党员示范户和党员创业致富能手包保监测户的方式,全方位、多维度开展结对帮扶。全乡有48名党员、9名创业致富能手包保监测户163户583人,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助推乡村振兴的红色动能。

找准优势 激活集体经济发展一池春水

“这两年加入村上的坚果合作社给企业订单式供货,收入比之前单靠种玉米翻了足足3倍!”在上班老村坚果产业基地里,正在打理坚果地的村民白建军分享着他家一年胜一年的收入账。

“我们有效放大热区产业优势,有效捆绑公司、村集体、农户利益,实现‘三增三赢’局面。”班老乡武装部长、副乡长赵培轩说。

“现在我们村每年光宾馆和商铺的租金就有十多万,再加上百香果、橡胶等产业收益分红,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的同时,集体经济发展更焕发勃勃生机。”下班老村党总支书记肖鸿坚定地说。

依托抵边红色精品小镇、边疆党建长廊“四位一体”和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等项目“抱团共建”,让“好项目”变成“好资产”,班老的街道成为抵边乡镇最具民族特色和商机潜力的精品街道,每年固定产生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

打破瓶颈 拓宽集体经济发展增收路径

“随着班老‘回归之乡’国家级旅游景区的成功创建和贡象节的成功举办,到辖区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也为群众带来了更多的商机、市场。”上班老村党总支书记杨林欣喜地说。

据了解,班老乡通过成立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和旅游服务公司实体化运转,积极打造“班老回归”体验游、“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研学游、“亚洲象国家公园”探秘游及“民族团结御辱主战场”“贡象文化”沉浸游的复合型乡村旅游综合体,让乡村振兴从“好风景”走向“好经济”迈向“好生活”。

“过去我们的农特产品大多都只能自产自销,变现难,现在好了,土特产在线上线下都有了好销路。”下班老村村民胡林说。

通过村党(总)支部“搭台”合作社“唱戏”,同时,发挥好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的载体作用,用好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让村民变身网络带货主播,集体经济搭乘电商“东风”,有效擦亮“土特产”“班老品牌”,更实现家门口“变现”,全年产生综合性收益112万元。

截至2023年底,全乡实现村集体经济总收入310.9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187.8万元,6个村经营性收入均达20万元。全乡村级党(总)支部“带富能力”持续增强,集体经济与群众收入实现“双增”。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