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木城:党群齐心铸就边陲小镇“幸福里”

来源:龙陵县民宗局       2024-04-09 09:31:28       【字体: 大    中  

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木城乡是祖国西南边陲与缅甸隔江相望的小镇,近年来,木城乡党委、乡政府坚持党建引领推进“幸福里”建设,在民生实事上持续发力,结合循迹溯源点打造,不断丰富村(社区)经济产业和文化内涵,统筹并进做好产业振兴、服务提质等工作,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增进民生福祉,托举民生稳稳的幸福。

就业岗位送到“家门口” 就业增收不发愁

在鱼塘垭口社区的咖啡园里,100余名工人正在咖啡生产线上忙碌而有序地工作。依托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项目咖啡坚果厂,鱼塘垭口社区党总支领办盛兴咖啡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咖啡种植大户成立龙陵芮语咖啡有限公司。

通过积极推广“企业+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强化同产业龙头企业联动,充分发挥合作社的枢纽作用和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断拓宽农业产业销售渠道,收获咖啡干果420吨,产值940余万元,带动本地季节性劳动力务工6000余人次。

在龙陵县木城乡乌木寨村黄山羊核心育种基地,每年吸收乌木寨村大坪子、马鹿塘等小组村民劳动力参与菌草种植、饲养7000余人次,大大增加了群众收入。

在木城乡中涨河的大沙坝,映入眼帘的是烟农春耕忙碌的景象,打孔、放苗、移栽、浇定根水、施肥,烟农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烤烟移栽工作,绘就了一幅春日农忙图的景象。每年的烤烟采收高峰期,烟叶采摘用工量增加,烤烟育苗、移栽、田管、采摘、烘烤和售卖每年都需要用工15000余人次,吸纳了当地群众务工就业,既提高了种植户的生产效率,又增加了务工人员收入。

鱼塘垭口社区党总支书记介绍:“龙陵县盛兴咖啡专业合作社采用灵活的用工模式,员工均为当地村民。一到采摘期就需要大量工人,能带动很多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今年以来,咖啡采摘用工高峰期可达每日400余人,大多数工人来自附近村民,极大地带动和整合了周边群众的零星劳动力,实现了在家门口就能打工。”

“在这里上班既方便照顾一家老小,又能在家门口上班挣钱,有时采咖啡、有时栽烤烟,每个月都能有收入,大家都是寨邻,相处起来也比较愉快,这样的生活让我很满足。”木城乡鱼塘垭口社区村民欣慰地说。

技能培训送到“家门口”  就业增收路更宽广

近年来,木城乡与云南省林科院结成了对子。紧盯产业培植和技术提升,坚持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的工作思路,坚持“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户”目标,统筹社会各方培训资源,聚焦青年、农民工、失业人员、脱贫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需求,充分利用冬季农闲时间,通过创业就业指导服务、工人技能培训、品牌培育打造等,为务工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创业就业服务,让普通务工群众成为产业工人,不断提升务工劳动力就业质量。截至目前,集中开展咖啡种植加工、菌草和坚果、余甘子种植及黄山羊养殖技术、生产性能测定、疫病防控、行业安全生产、高禾草栽培与加工技术、农技推广、人工授精技术、短期育肥技术等培训30余期1000多人次,增强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增收致富的本领,使其专业技术能力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上得到进一步展现,有效提升个人获得感和幸福感。

“举办的培训班,不用出钱可以学到实用的技术。老师手把手教我们,用朴实的语言讲解,让我更有信心提高自己的收入。”培训学员说。

“我们聚焦种植大户、乡贤能人、返乡大学生等群体,着力培养咖啡产业发展人才队伍,以产业人才推动咖啡产业的不断拓展和优化,培育咖啡种植面积100亩以上的咖啡种植大户10余户,并通过积极对接龙头企业,规划种植精品品种咖啡‘瑰夏’600余亩,并依托基地打造木城乡咖啡庄园。截至目前,培训咖啡园种植管理技术100余人次。”盛兴咖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说。

木城乡党委、乡政府积极带领各村(社区)立足资源优势,注重项目规划,大力引导投资商家、企业进行就业咨询、项目投资、土地转让等政策服务,借“外力”激“内力”,以“量变”促“质变”,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随着全乡基础硬件设施的提升,尤其是近年来全乡提升水利灌溉设施,为全乡群众持续送政策、送岗位、送培训,使得全乡居民的就业率不断提高,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共同创建边陲小镇的“幸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