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的话】
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2022年10月,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地方实践】
边疆治理新模式推动乡村和谐善治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党建引领源头化解基层治理难点堵点问题
文山州通过组织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广泛开展党建引领“四必到”“五必访”解民忧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多举措织密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三张网”,有效推动矛盾纠纷防范与源头化解,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了边疆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特色模式。
一、背景情况
文山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总人口350.32万人,辖7县1市,有3个国家级一类口岸、9条通道,3个边境县、13个抵边乡镇、1个农场、43个村(社区)、283个村小组与越南相邻,国境线长438公里,居住着汉族、壮族、苗族等11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57.51%。为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充分发挥“两个作用”,推动基层治理“一网兜”落到实处,文山州在村(社区)基层党组织中广泛开展党建引领“四必到”“五必访”解民忧活动,成为各级干部学习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解决群众难题、增进群众感情、化解群众矛盾纠纷的有力抓手。
二、主要做法
(一)“到+访”布下矛盾纠纷排查“覆盖网”。聚焦矛盾纠纷“热点”、特殊群体“盲点”、安全隐患“雷点”,率先在全省探索形成全科网格准入清单、进入清单、公示牌“两单一牌”,组建“必到必访”小分队,常态化开展各类问题风险隐患排查起底,构建起党建引领、一网覆盖、镇村组户四级联动的基层网格2万余个,全科网格实现全覆盖。配备各级专(兼)职网格长、网格管理员、网格员7万余名进行实体化运作。突出“第一时间”解决“关键小事”,要求村组干部、驻村干部等,村里有矛盾纠纷必到、有突发事件必到、有红白喜事必到、有不满情绪必到;长期外出返乡家庭必访、困难家庭必访、新分户家庭必访、留守家庭必访、特殊情况家庭必访,实现“四必到”“五必访”对象家庭情况、人员类别、资产收入、矛盾隐患“一口清”。动员全州10万余名党员干部下沉一线网格,对少年儿童防溺水、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精神障碍患者和其他高风险人群实行“红黄绿”动态风险评级管理,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转“坐等上门”为“走村入户”,实现各类风险隐患早预判、早介入、早应对。
(二)“到+访”布下矛盾纠纷化解“专业网”。坚持矛盾纠纷闭环管理,强化矛盾纠纷化解“后半篇文章”,以“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力量为核心,联动政法领域党员干部落实“接访—约访—下访—回访”机制,为“四必到”“五必访”对象提供普法宣传、法律援助、心理咨询、信访接待等服务7.5万人次,坚决防止“调解过”就是“化解完”,以小分队、小切口、专业化推动问题化解“不出户”。各级党员干部落实挂包责任制,细化矛盾纠纷化解“一件一档一方案”,深化乡镇“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实现“单兵作战”向“融合发力”转变,提速增效化解矛盾纠纷,有效避免“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发生,将90%以上的矛盾纠纷化解在村内。持续推广微信平台“接诉即办”小程序,搭建“听群众声音、为百姓解难”直通车,让群众线上“点单”,后台精准“配菜”,“点单”群众在线查看处置情况及处理进度,形成接诉、办理、督办、反馈、评价闭环运行机制,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效果有反馈”。
(三)“到+访”布下群众急难盼求“捕捉网”。对于“四必到”“五必访”重点对象常态化摸排发现的问题,分类建立留守儿童、弱势群体、孤寡老人等重点关注人群名册,实施党员中心户“1+N”机制挂联化解,以1名干部联系5至10名党员、1名党员联系5至10户家庭为轴,辐射带动“全科网格”管理服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实现“一网兜住烦心事”。组建“乡村组干部+党员+网格员”关爱服务小分队,同时发挥“返乡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的“银发先锋”作用,实施常态化蹲点服务,到田埂、火塘、院坝倾听群众心声,帮助协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将基层党建、民生服务、综治维稳各类网格整合成“一张网”。发挥“四官一师”(地方官、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的作用,利用“到+访”的契机,做好重点人群、少数民族群众的普法工作,实现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化解、重大问题第一现场研判,确保小事不拖大、隐患不爆雷。各级党员干部累计走访群众50.09万次,协调解决群众困难4.74万个,群众安全满意率明显上升。
文山州党建引领“四必到”“五必访”解民忧活动,用“到”和“访”的方式把问题排查出来,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化解,重大问题及时按程序上报,防止“小事变成大事”,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是解决群众难题、增进群众感情、化解群众矛盾纠纷的有力抓手,切实帮助群众排忧解难,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持续守护边疆各族群众生活的“平安底色”,提升“幸福成色”。
2024年3月20日,马关县大栗树乡“必到必访”小分队到大腻科村现场化解群众矛盾纠纷
【经验启示】
文山州探索党建引领“四必到”“五必访”解民忧活动是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党建引领边境基层治理的创新举措,有效促进边境地区民族和睦、社会和谐,为做好边境基层治理积累了宝贵经验,提供了重要启示。
(一)组织领导是边境基层治理的根本保证。“四必到”“五必访”解民忧活动的核心在于强化党建引领,把党建引领作为边境基层治理的根本途径,将党的领导贯穿到基层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切实把党的领导和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工作优势,提升边境基层治理效能,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
(二)凝聚各方力量是边境基层治理的重要方式。基层治理重在基层,核心在共治。“四必到”“五必访”解民忧活动通过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力、凝聚力,最大限度地把基层干部、社会组织、志愿者、广大群众等多元力量发动起来、组织起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人翁作用,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形成党建引领、政府履责、社会参与、群众共治共建的生动局面,保障了民族地区的社会和谐稳定。
(三)创新机制是边境基层治理的重要保障。不断健全完善基层治理制度是推动基层治理的重要保障。“四必到”“五必访”解民忧活动是文山州在创新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基础上结合边境实际因地制宜探索的乡村治理新模式、新机制、新手段,促进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助推农村地区矛盾纠纷防范与源头化解,党员干部用好这个“指挥棒”,广大群众“依制度”参与,才能真正走出符合实际的乡村治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