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水市盘活民族文化资源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来源:泸水市民宗局       发布时间: 2024-01-11 18:13:51       【字体:大    中  

泸水市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挖掘和盘活民族文化资源,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盘活非遗文化资源,浓乡情。深入实施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双百”工程,推动传承保护傈僳族民歌三大调“摆时”“优叶”“木刮”、傈僳族舞蹈“刮克”、傈僳族四声部合唱等非遗文化,传承与弘扬非遗文化,提升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信。截至目前,泸水市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82项,非遗传承人78人。建立泸水市水沟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就业工坊,创立“三百妞”傈僳族麻纺织非遗工艺品牌,打造集“保护传承、文艺队伍、产业开发”为一体的文化传承示范点,开办传统文化传承班,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0名,推动实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后继有人。

盘活民族文化资源,增乡韵。大力挖掘、保护和利用多元民族文化,收集整理文物实体、非遗资源,建成民族文化传习馆5个、开发文创产品5个,推动乡村旅游呈现特色化品质化发展。以“傈僳族民歌”为底色,打造集乡村旅游、民俗文化体验、生态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怒江傈僳音乐小镇AAA级旅游景区。依托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资源,把泸水市历史、民族文化与旅游产品共同串成三河—片马(高黎贡山国家步道)精品徒步旅游线路,集合片马丫口、坝山丫口、木棉古渡、栗柴坝渡口、烈士陵园、六库土司府等红色资源为乡村发展、产业振兴润色。

盘活民俗文化资源,展乡风。打造各民族共建共享的“阔时节”“尚旺节”“新米节”等中华文化活动品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同时,为游乡村、品美食、赏风光提供展示推介平台,以“中国农民丰收节”为抓手提升名特优农产品知名度,促进农产品流通贸易。打造“舌尖上的泸水”,推出“怒江草果宴”“老窝农家菜”“傈僳手抓饭”等特色宴,以香引客进村、以味留人宿村。盘活升级乡村农文旅资源,开发盐马古道、澡堂盛会、田园采摘等体验感好、互动性强、地域性强的沉浸式旅游产品,为泸水市民俗文化体验提供好去处。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