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保山市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四个突出”推动伊斯兰教中国化保山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突出教育引领,厚植爱国情怀。一是深入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支持市、县伊斯兰教协会组织教职人员和寺管会成员到滇西抗战纪念馆、龙陵松山抗战遗址、善洲林场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引领伊斯兰教界人士持续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二是建立宗教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点。在永昌清真寺建成200余平方米的爱国主义教育展厅,以视频、图片、文字等形式展示新时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团结进步等宣传内容,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引领窗口,被省委统战部评为云南省宗教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点。三是持续深化“五进”活动。实现宗教活动场所“五进”全覆盖,国庆节等重要节日号召清真寺举行升国旗仪式,利用聚礼期间开展“爱国爱教、热爱和平、遵纪守法”主题演讲,教育引导穆斯林群众增强爱国意识,铸牢与党同心、与国同行思想,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突出典型示范,坚持正确方向。一是深入挖掘保山籍回族学者马注伊斯兰教与中国文化融会贯通主张的典型示范作用,支持市伊斯兰教协会召开坚持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推进伊斯兰教中国化的理论指导和实践要求。二是支持伊斯兰教协会编写《马注传记》、组织开展坚持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讲经交流,继承和弘扬“以儒释经”的优良传统,深入挖掘伊斯兰教教义教规中符合时代进步的内容,推动伊斯兰教界切实把坚持中国化方向落实到信仰和生活实践中。三是弘扬永昌清真寺获中央统战部首届全国宗教界先进集体表彰的示范引领作用,号召全市清真寺认真学习政治上坚定可靠、工作上担当作为、行为上遵规守法、教风上严肃端正的先进事迹,讲好宗教中国化的保山故事,引领伊斯兰教界汲取榜样力量,汇聚向上向善正能量,把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种子”播撒到广大穆斯林群众中。
突出文化浸润,推动固本培元。一是举办传统文化展演活动。通过一场场别开生面的诗词歌赋诵读、书法体验、经典对读、文艺表演等,伊斯兰教与佛教、道教、基督教同台竞技,博采众长,共同学习体验、共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二是开展传统节日体验活动。鼓励和支持伊斯兰教界积极开展端午节屈原诗词诵读、包粽子,中秋节做月饼、赏月等,让宗教界在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中感受和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主动融入我国优秀传统习俗,提升中华文化素养,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三是开展现场参观和赠书活动。组织宗教界人士深入勐廷清真寺、勐糯织锦生产基地等参观学习,引领宗教界人士现场感受中国古建筑及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向宗教界赠送《论语》等传统文化书籍1000余册,引领伊斯兰教界在经学思想建设、宗教礼仪表达、宗教建筑、服饰等方面自觉倡导中国风格,弘扬中华文化。
突出法治保障,实现和谐和顺。一是强化法治宣传。通过国家宪法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月等,学习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引导伊斯兰教界人士和穆斯林群众牢固树立国法大于教规、国民大于教民的正确理念,持续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自觉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开展活动。二是提升自我管理。指导伊斯兰教协会建立健全学习培训、教职人员聘用、教职人员行为守则等内部管理制度,持续提升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水平,进一步形成宗教自律的良好氛围。三是加大非法查处力度。突出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鲜明导向,实现基层网格员配备全覆盖,做到宗教领域问题早发现、早报告、早解决,切实将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