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富宁县“五个引领”高效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来源:富宁县民宗局       发布时间: 2024-03-07 18:35:02       【字体:大    中  

2023年以来,文山州富宁县突出“五个引领”,高效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升级版,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创建成果,着力建设各民族团结和睦的幸福边疆。

以党建为引领,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富宁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民族宗教工作方针政策,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并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政治考察、巡视巡察、政绩考核。完善党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民族工作协调机制,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标考评责任制,加强县乡村民族宗教工作机构和执法能力建设,形成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共同落实的工作局面。2023年以来,富宁县委开展中心组理论学习5次,对11个县直部门,4个乡镇党委70个村级党组织开展巡察。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全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一是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打造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广场、示范街区。建设了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乡村文化馆、乡村大舞台、农家书屋、传习馆、展演中心,编写民族文化乡土教材,开办民族文化培训班,举办民族节庆活动,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感党恩、颂党恩主渠道,表达“载歌载舞迎盛世,唱唱跳跳一家亲”丰富内涵。二是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深入开展“扎根边疆、心向中央,拥护核心、心向北京”宣传教育。通过社区服务、街道宣传、进村入户,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五个认同”,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编排壮剧《换酒牛》《新唱》《阿寿还乡》,新编大型壮剧《螺蛳姑娘》(第三版),出版《富宁壮族传统山歌系列丛书》等,创作《山峦》《讲文明 树新风 扬正气》《一出好戏》等新剧。积极申报《云南省文艺精品创作重点项目》文化精品11件。同时申报《文山州文艺精品扶持项目》2件;歌曲《富宁》获得云南城市名命名歌曲评选活动县(市、区)级奖项一等奖,音乐类节目小合唱《八角熟了》和戏剧类节目壮剧小戏《壮绣缘》入围“彩云奖”决赛,壮剧《猜调》在春节期间荣登2023年云南省新年戏曲晚会舞台,以精品文艺项目展现富宁形象,推动富宁文化“走出去”。三是开展边境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以群众会、院坝会、主题班会、书籍阅读和规范汉字书写现场比赛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让少数民族群众和师生将日常工作生活与讲普通话结合起来,引导广大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田蓬镇、木央镇共开展普通话推广20余次,覆盖少数民族群众5000余人。开办“同心筑梦”广播电视专栏,按时播放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等相关内容。四是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2023年4月29日,坡芽文化传承发展学术研讨和文旅融合专家交流会在富宁县举行。会议围绕坡芽文化发展深入研讨,交流发展理念、碰撞思想火花,进一步挖掘坡芽文化的时代价值、学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丰富坡芽文化的精神内涵、研究成果,激发坡芽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促进文旅融合发展。2023年以来,已邀请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教授到富宁县开展政策理论、干部培训3期。

以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引领,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一是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按照省、州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升级版的部署要求,制定富宁县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升级版三年计划,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进十创”,着力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按照“打造一批、命名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积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2021年12月,国家民委命名富宁县为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截至目前,共获得命名县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572个、州级示范单位345个、省级示范单位65个、国家级示范单位2个。二是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与邻县建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出地、流入地跨区域合作互助机制,共同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构建互嵌式的社区环境。2023年以来,组织社区各族群众开展“邻里一家亲”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行动及联合人社局技能培训开展“中华文化讲堂活动”等。全面推进稳就业保就业政策落实落地,主动送政策进企业、入乡村,促进企业稳岗扩就业、促进劳动者实现就业,积极组织外出务工,帮助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促增收。2023年以来,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16.24万人,城镇新增就业2714人,城镇失业再就业214人,城镇困难人员再就业337人,零就业家庭安置率10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三是开展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联合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的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开展跨区域、全方位、多样化的交流活动,教育引导各族青少年增强“五个认同”,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努力把各族青少年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强国少年”暨“团结进步同心营”各族青少年研学交流活动,深入推进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四是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以旅游促全县经济发展,富宁县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2023年“中国·坡芽情歌节”暨“三月三·陇端节”文化旅游活动,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县内景区游和乡村游迎来新的旅游小高潮,有力促进了全县文化和旅游消费市场的持续回升。

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引领,不断夯实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基础。实施两轮兴边富民工程,按照“五通”“八有”“三达到”的目标要求,整体推进。涉及木央、田蓬38个行政村771个自然村2.59万户11.54万人,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施“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引领工程建设,2023年争取衔接资金(少数民族发展)568万元,实施项目7个。实施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7个边境行政村135个自然村,惠及汉、壮、苗、瑶、彝、仡佬6个世居民族共6536户28533人,其中打造示范引领重点村庄32个。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和“统筹兼顾”的原则,已落实资金2.37亿元,建设项目177个。2023年11月已通过省级第三方评估验收。边民富、边寨美、边关固、边境和、边疆稳的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成效初显。

以建设边境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长廊为引领,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挖掘红色、民族英雄事迹,讲好边民守土固边、民兵保家卫国的感人往事,边疆各族群众国防意识不断增强,自发参与边境巡逻值守,默默守护身后万家灯火。边疆各族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打牢富民兴边民族团结基础。结合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细化实化实施方案,强力推进边境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长廊建设,已将2个边境镇建设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将7个边境行政村建设为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以7个边境行政村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个一”工作方案为导向,巩固边民的国家、国土、国门意识,实现边境繁荣发展、边民团结幸福、边防安全稳固。全面落实省“1336”工作目标,着力从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等环节入手,打造集边境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及加工、山地畜牧、边境特色旅游为一体的创新型三产融合一廊七村模范廊带,在7个边境行政村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广场。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