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昌宁县“四促融居” 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来源:保山市民宗局       发布时间: 2024-03-15 17:52:09       【字体:大    中  

近年来,保山市昌宁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三项计划”,全领域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城市集聚促进互嵌融居。实施《保山市昌宁田园城市保护条例》,推动以人为核心的城市化进程,建成公租房小区6个,住宅小区34个,城市公园12个,改造老旧小区22个惠及3173户12692人,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及农房抗震改造项目422个,有效解决3.2万余名各族群众的住房困难问题,为各族群众构建互嵌融居的城市社区新环境;县城建成面积达15.5平方公里,县城绿地率达43.7%,增加城镇人口2.8万人,吸引流动人口3.4万人,县城人口达8.5万人。全面推进“一网统管”“一网共治”,提高城市智慧化管理水平。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36.35%,城市集聚效应持续释放;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帮助解决就业、医疗、就学、法律援助等方面实际困难,营造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环境,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深化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旅游发展促进互嵌融居。盘活“一山一江一叶一泉一城”全产业链资源,打造一批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旅游精品路线,建成集历史古迹探寻、温泉康养、茶旅融合于一体的“霞客走廊、温泉走廊、古茶走廊”3条旅游环线,创建昌宁红茶景区、黄家寨古茶公园景区、勐统贡茶庄园景区等6个国家3A级茶旅融合景区。打造“昌宁邀您来”旅游IP,成功举办大甸山文化遗产保护与昌宁旅游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先后举行“茶香文化旅游节”“昌宁邀您来采茶”“昌茶进藏”等主题活动60余场次。“昌宁红”被选为云南红茶代表进入外交部蓝厅进行推介,昌宁茶远销美国、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昌宁茶及中华茶文化走出国门。

青少年培养促进互嵌融居。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与西南大学合作举办“昌宁西大班”,100名学生实现与西南大学课堂同时授课;加强东西部协作,输送学生1500余人到上海学习职业技能;每年各安排5名教师相互交流任教,相互借鉴学习。在漭水镇举办“大山里的诗歌节”,让山里孩子的才华被世界看到。组织200余名“返家乡”大学生志愿者开展“青耘中国—家乡青推广”活动,向各族群众推介特色农产品,累计咨询人数3000余人。积极推进“童心港湾”“七彩假期”活动,建设4个“少年强国儿童之家”,为3000余名留守儿童提供陪护照料、自护教育、课业辅导等服务。

就业创业促进互嵌融居。深化沪滇、粤滇劳务协作,丰富拓宽就业路径,通过“订单+派餐”,打造“烟后务工”“昌宁茶工”等劳务品牌,脱贫劳动力精准实现就业3.3万人,推送省内外就业岗位1.6万个,累计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18.9万人次。落实就业创业支持政策,实施“技能提升三年行动”“技能云南”行动,培训农村劳动力2万余人次。开办“通威职高班”,实现订单式人才培养,职校学生就业率达98%以上。通威项目、多功能综合光伏新材料制造、高速公路建设、蔬果产业等项目吸纳县外就业人员5万余人次,呈现出各族群众高频次、广空间、深层次交往交流交融的新局面。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