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州陇川县紧扣发展实践创新 兴边富民稳边固边

来源:德宏州民宗局       发布时间: 2024-05-13 16:42:59       【字体:大    中  

为改善沿边群众生活条件,推动沿边地区繁荣发展,近年来,德宏州陇川县把“十百千万”工程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用“三法”推动“十百千万”工程建设,探索出了一条特色鲜明、切实可行的固边兴边富民发展路子,形成了边疆经济发展、边境长治久安、民族团结和谐、人民幸福安康的生动局面。

用活一线工作法,以边疆稳定筑牢安全屏障。始终以“十百千万”工程为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党对“十百千万”工程的领导,选优配强村组干部,以村组换届选举为契机,把对待群众有感情、带领群众致富有办法、维护民族团结有思路的党员、骨干选拔到村“两委”、村民小组中,将“十百千万”工程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兴边富民等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深入查找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盯住短板,攻坚克难。

用活项目工作法,以产业兴旺助推乡村振兴。陇川县立足长远,依托现有资源优势和发展基础,理清了发展思路。以吕良村为例,结合村情,协调编制了《吕良示范村修建性详细规划》,将“十百千万”工程与景颇族帮扶、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美丽乡村、强边固防、滇沪合作等项目统筹整合。在村庄建设过程中,整合项目资源,统筹规划实施村寨建设,充分考虑山、水、林、田、村落、建筑物的和谐统一,实现“村景”融合,深入推进绿美乡村建设、“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秸秆禁止焚烧工作,整修乡间小路、抓实人畜分离、完善环卫设施建设,实施好村庄绿化、亮化、美化工程,不断擦亮村庄形象,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坚持以边境民俗为切入点、以产业发展为拉动力、以农旅开发为突破口,以建设“民族团结、美丽宜居、兴边富民、乡村旅游”为目标,明确责任人、完成时限、具体事项,坚持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着力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优化配置各类资源相互融合,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

用活典型引路法,以党建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按照“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陇川县始终把“十百千万”工程与强边固防、乡村振兴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引领全县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建立党员中心户、红白理事会等管理机制,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扎实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订立兼容民族文化的村规民约,结合普法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和实践活动。注重民生改善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立“爱心党员互助会”,开展“爱心捐赠”“敬老爱老”“结对帮扶”“同升一面旗,共爱一个家”为主题的“边疆党建长廊”“红旗飘飘”工程和“户户悬挂伟人像”等活动,在群众家中悬挂国旗,定期组织开展升国旗仪式,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树牢为国守边意识。

在“十百千万”工程建设中,陇川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服务中心、守望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广泛开展守边固边爱国主题教育。结合开展“民族团结示范户”“最美家庭”评选等各类活动,将集中教育和日常宣传充分结合,通过召开村组会议、在村组主要路口、集市、活动室等人员集中地域设置展板、张贴宣传标语等方式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利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端午节”“重阳节”等时机,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引导群众树立良好的村风民风,深化“五户联保、十户联防”邻里守望模式,扛牢扛实“守护好神圣国土”政治责任,用最坚固的组织体系、最坚定的行动践行“守边有我,请党放心”的铮铮誓言,全县各族人民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的殷殷嘱托,构建了“村村是堡垒、户户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强边固防格局。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