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宁洱县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用丰碑精神铸魂,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贯穿党的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有形有感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宁洱实践。
一是政治引领把方向。以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纳入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员干部教育必修课,作为领导干部任职前的考核内容。2020年以来,累计举办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理论宣讲、“万名党员进党校”、专题研讨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270余场次,开展进机关、进乡镇、进学校等“十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110余场次,参学人员12400余人次,组织10余万干部群众深入开展“传承精神·续写荣耀”学习体验,对全县各级党政干部职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居)民等开展知识测试,领导干部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政策及重点工作知晓率达90%以上,实现党的民族政策理论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教育全覆盖。
二是聚焦主线明措施。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狠抓顶层设计,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为抓手,扎实推进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制定《宁洱县“十四五”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规划》《关于进一步推动宁洱民族工作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创建新一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方案》等文件。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相关县处级领导任副组长,各乡镇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将创建工作与全县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做到任务清单化、责任明晰化、制度常态化,各级各部门“一把手”主动担当责任,调动干部群众全员参与,狠抓任务落实落细,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创建工作。
三是完善机制保落实。落细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两个纳入”工作,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政治考察、县委巡察、政绩考核,确保党的领导始终贯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全过程;建立民族工作委员制,制定出台《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民族工作委员制》《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民族工作协调机制》等五项工作机制,9个乡镇、89个村(社区)全覆盖配备统战委员、统战联络员,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民族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