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马龙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共建“五个家园”全面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推动各族群众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互嵌共融。
一是共建美丽家园,促进空间共聚。立足“休闲康旅目的地”目标,全面推行“林长制”“河湖长制”,实现河湖、森林管理全覆盖。打造精品旅游路线6条、特色旅游村寨10个,为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搭建平台。按照“一村一景、一乡一品、一城一貌”的特点,打造可游可居的“水箐村”“咀子上”“土瓜冲”等旅居村,为各族群众建设“美丽家园”。
二是共建精神家园,促进文化共享。深入挖掘“黄土坡古驿道”“三线建设”等反映各民族团结奋进历史。依托“蒲公英”宣讲团、“石榴红”宣讲团讲好中华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创作《蝌蚪情缘》《笙之恋》等文化精品,火草褂技艺、芦笙技艺等18个项目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推动各民族优秀文化创新性发展。持续擦亮“书香润马龙、品读进万家”品牌,开展首届全民阅读大赛,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三是共建幸福家园,促进经济共融。紧扣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围绕“一区两地”发展定位,建成高标准农田2.85万亩,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分别稳定在45.66万亩、10.5万吨以上。“一牛一花一果”产业稳步发展,建成规模化肉牛养殖场23个、肉牛规模化养殖率达51.6%,马龙苹果实现年产量5.5万吨、产值5亿元,现代农业稳产增效。构建“4+2+3”现代产业体系,工业园区纳入曲靖高新区集聚发展,为各族群众就业增收创造“幸福家园”。
四是共建平安家园,促进社会共治。实行五治融合互联共治模式,选派250名职级干部和基层治理工作队员下沉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探索组建“房东监督团”模式,深化社区治理赋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扎实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院坝协商·建设文明村寨”行动、“利剑护蕾·法伴成长”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各族群众法治意识,凝聚起各族群众共建共治共享“平安家园”的强大合力。
五是共建和谐家园,促进心理共通。完善村规民约,健全村级议事制度,采取火塘会、院坝会等形式开展民情恳谈、自主议事,全区村(社区)人民调解、治安保卫等组织实现全覆盖。制定《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实施方案》,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矛盾纠纷“大调解”局面。强化特殊群体服务管理,探索设立特殊群体救助基金,组建“红袖标”志愿者队伍11支1206人,探索多元主体共建互嵌共融“和谐家园”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