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双柏县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抓好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教学管理等重点环节,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师生心田。
一是把党的领导贯穿教育全过程。双柏县委教育工委坚持每半年对思政课建设情况作1次专题研究,将思政课教育教学成绩与教师评先推优挂钩,纳入学校和教师年度绩效考核,着力强化大思政课建设。进一步落实党组书记、校长带头抓思政课机制,将思政课作为守好学校意识形态阵地、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因地制宜推进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和云岭思政“个十百千万”工程,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深度融合,督促各中小学结合实际,积极开展德育实践活动。
二是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认真选好配好各学校思政课教师,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思政课师资建设,抓好人才培养、业务培训、队伍配备、职称改革等工作,切实发挥好思政课教师的关键作用,在全县教师中选配思政课教师260人。建立思政课教师岗前培训、骨干培训、访学交流等长效机制,每年利用寒暑假组织专兼职教师开展思政课课程标准、教材教法培训研讨等校本研修2次。紧扣“教研提质”,强化县师训中心、学校教科处、骨干教师3支教研队伍建设,全县学校设置思政课教研组和备课组,每周开展思政课教研活动1次,着力培养思政课教师专业素质与综合素养、理论教学与教学研究能力。
三是坚持课堂思政课教学主渠道。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各学段、各学科和课堂,做到每一学科、每一课程、每一堂课都育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的《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和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加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工作部署,在小学高年级、初中开设民族团结进步专题教育课,各学段不少于12课时。严格按照国家统编教材,思想政治课一至六年级每周开设2节;七、八年级每周开设3节,九年级每周开设2节;普通高中高一每周开设3节,高二每周开设5节,高三每周开设6节;职业高中每周开设4节,坚决杜绝占用、挪用、压缩思政课课时的现象。
四是拓展课外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用好查姆湖烈士陵园、老黑山烈士纪念碑、新街十三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沉浸式思政课教学。借鉴“张桂梅思政大讲堂”经验,举办“双柏县红烛大讲堂”8期、“南雍讲堂”15期、“苏教名家大讲堂”5期,强化教师思想政治引领。在各学校思政课教学中多种方式融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组织学生开展“党在我心中”主题演讲、开展“我心中的中国共产党”主题班队会、“新时代好少年·红心向党”读书征文活动等教育活动,以及庆祝建党节系列活动,将思政课教学与德育、美育教学、党史学习教育等结合起来,丰富思政课教学实践内容,取得了良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