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三个增强”深入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来源:昭通市民族宗教局       发布时间: 2024-07-26 18:13:04       【字体:大    中  

昭通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2024年以来,依托“乌蒙石榴红”宣讲团深入机关、企业、社区、学校、医院等开展32场次主题宣讲活动。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石榴花开乌蒙山”书画美术摄影展,全面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知晓率。深挖袁滋题记摩崖石刻蕴含的“大一统”“大交融”“大团结”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景观制作、维护修缮、视频融入和导游讲解注入,以实景实物多维度展示和宣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客观史实,增强宣介感染力。组织开展“袁滋摩崖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学创作大赛征文活动,依托昭通学院(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开展挖掘豆沙关历史文化资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研究,以优秀的文学作品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提供借鉴和参考。

着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深入挖掘和弘扬红色文化和民族优秀文化资源,持续擦亮“文学昭通”品牌,打造《马嘶》《肝胆记》《画春光》等一批富含中华文化内涵的文化精品,完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云南民族文化书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丛书·昭通卷》编纂工作。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以来,争取实施42个省级民族文化项目,项目覆盖全市11个县(市、区),涉及具有鲜明中华文化特征的各民族优秀图书、古籍、音乐、服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片等10余种文化类型。其中,5个反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公益宣传片在《中国民族报》推广使用,通过开展调查研究、带徒授艺、传承培训、活动展示等方式,有效促进民族优秀文化的保护传承,不断丰富中华文化基因库,着力提升民族文化惠民的深度和广度。

深入开展各民族共享的节庆活动,增强各族群众对交往交流交融的参与感。坚持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深入挖掘昭通历史文化内涵,建成昭通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馆、彝良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馆、盐津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长廊等一批树立和突出中华文化符号为主要元素的实物载体,推动中华文化符号融入城市建设和各族群众文化生活。开展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活动,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火把节”“花山节”等期间,举办“全国‘四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首届云南民歌大家唱‘唱游昭通’专场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民族节庆暨旅游促‘三交’”等系列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爱国情感,推动中华民族视觉形象融入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有形有感有效。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