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永善县“四个提质”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全域创建“升级版”

来源:永善县民族宗教局       发布时间: 2024-07-31 17:44:13       【字体:大    中  

近年来,昭通市永善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激发创建工作活力,拓展创建工作平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着力“四个提质”,打出“组合拳”,有形有感有效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全域创建“升级版”。

“三级联创”提质扩面。用好用活新的测评指标“指挥棒”,按照分级负责、分级创建原则,建立完善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创工作机制,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考察、政绩考核、专项巡察的重要内容,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书记带头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成为常态,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和永善县经济社会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十进十促”提质增效。对标指标要求,找准契合点、融入点,结合《永善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方案》《永善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十进十促”活动实施方案》,聚焦不同行业领域工作实际和特点,完善“十进十促”牵头部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实施方案。2024年,打造县审计局、消防队、明子村、知临中学等民族团结示范创建升级版单位,推动各领域创建工作出新出彩。

“实践创新”提质进位。从实际出发,突出问题导向,深化改革创新,打造特色亮点,探索有益经验做法。坚持聚焦主题主线、体现时代特征、彰显地方特色,精心打造“观大国重器、品四季鲜果”“竹韵之乡、美丽团结”“百年古镇、商贸桧溪”“筇竹之乡、生态细沙”“秀美之乡、绿色青胜”“水墨金江、魅力黄华”“云上大草原、浪漫马楠山”“白酒之乡、醉美墨翰”“和美彝乡、风光伍寨”“溶洞之乡、神奇码口”等站得稳、立得住、叫得响的创建品牌。坚持示范引领,2021年以来,永善县成功创建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共打造省级示范单位14个、市级示范单位48个、市级教育基地1个;被命名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个、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个;打造“石榴红同心营”实践基地2个、“石榴红家园”实践基地2个。打造知联会服务基地、新联会实践创新基地,组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站,不断激发统战领域各族各界人士活力,进一步汇集人才、凝聚众智、助力发展。

“十百千万”提质发力。按照“投资一片,建设一片,成功一片,受益一片”要求,积极争取,认真落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配套项目,共实施“十百千万工程”项目41个,争取少数民族文化建设项目8个。49个项目合理分布于溪洛渡、永兴、务基、黄华等12个乡镇(街道)。随着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各个项目工程辐射带动效应将进一步显现,构建起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格局。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